5月10-11日,第八届江苏省物理春季学术会议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南省科学院院长徐红星,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常凯,中国科学院院士、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臻,江苏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冯少东,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高立国以及江苏省物理学会理事长李建新、副理事长陆健、吴小山、吴雪梅、张力发,秘书长万建国等学会主要负责人,省内及部分省外高校/研究所物理及相关专业师生等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开幕式由东南大学物理学院党委书记徐进主持。
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高立国在讲话中说,“物理学会”成立于100年前的“国立东南大学”,为近代中国物理学的发展点燃了启蒙的星火。本届会议作为具有特殊历史传承价值的学术活动,既是对先贤科学精神的赓续传承,也是对新时代物理学科发展路径的积极探索。他介绍了近年来东大物理学科建设取得的成绩,并表示未来学校将继续践行“以工引理,以理启工”的学科建设理念,以谋划“十五五”学科发展规划为契机,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物理学科创新高地和人才培养摇篮。
江苏省物理学会理事长李建新介绍了物理学会的历史和现状。他表示,江苏是全国的物理强省,江苏物理学会汇聚了全省物理学科资源和优秀人才队伍。学会面向全省、辐射全国,一直致力于服务江苏物理界,为推动江苏物理学科发展做出了贡献。近年来,学会在品牌活动创办、科普活动开展、产学研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他介绍,江苏物理学会春季学术会议是学会最高水平的大型综合型学术会议,至今已举办了8届,分会场增加到12个,参会人数突破600人,师生们从全国各地前来参会。这次会议吸引了22家知名厂商参展,有望成为江苏物理学科发展、物理人才成长、产学研合作的“加速器”。
江苏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冯少东表示,江苏省物理协会以推进高水平自立自强为统领,以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战略发展格局为导向,适应新发展格局,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江苏物理春季学术会议作为学会品牌项目,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科技工作者中具有优秀的口碑,对江苏省科技创新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江苏省物理学会的蓬勃发展,是江苏省科技社团锐意进取的生动写照,江苏省科协将继续坚定支持物理协会的发展,推动物理科学研究及交叉学科的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学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冯少东希望,学会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加强人才培养,加强自身建设,为推动物理学科发展和江苏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会间,记者专访到东南大学物理学院党委书记徐进。长期以来,该学院围绕基础学科创新与人才培养展开了多维度探索。在科研领域,学院秉持“以理启工、以工引理”的理念,牵头成立理科学科交叉平台。“我们依托东南大学的工科优势,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指引,开展物理学与工学的交叉研究,力图推动解决'卡脖子'难题。”徐进介绍,平台已建成极端物性表征中心和先进微纳加工中心,前者可实现极低温、超高真空与强磁场环境下的物性表征,为深海深空探测提供基础研究支撑;后者专注微纳材料加工,力求实现量子芯片、新型半导体、纳米材料等基础科学前沿研究和高端仪器自主研发的重大突破。
在教学创新方面,东大物理学院成功入选“强基计划”“拔尖计划2.0”,置身全国物理人才培养第一方阵。应用物理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大学物理课程智慧AI助教系统”入选教育部首批18个“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学院致力于构建智能驱动的个性化学习生态,让AI 不仅成为教学工具,更要成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助手。在徐进看来,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专业人才培养尤其要注重兴趣的激发,“既要让年轻人看到物理的现实价值,也要让他们看到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范式可以跨领域迁移,这才是基础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在弘扬科学精神、开展社会服务方面,东大物理学院建成中国物理学会和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董帅、吕俊鹏两位教授入选中国物理学会科普演讲团专家。东南大学物理学院院长董帅介绍,一是“走出去”,学生科普团走进几十个中小学和居民社区开展了100多场科普活动;二是“请进来”,在学院开办“小小科学家”活动,邀请儿童走进学校,在实验室里感受科学的奥秘。“同时,我们的师生还到云南南华等地送教上门,为山村孩子打开科学之窗。学院学生科普志愿活动入选全国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示范案例,学生科普团队获评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董帅表示,今后,学会将继续充分发挥专家资源优势,整合高校科普教育资源,为培养高端科技人才、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贡献力量。
会上,举行了第五届“江苏省物理学会奖”颁奖仪式。南京大学张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伟伟荣获“江苏省物理学会杰出青年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裴世鑫、盐城工学院徐宁、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校李兴荣获“江苏省物理学会教育贡献奖”,南京大学章东团队、中国矿业大学张俊廷团队、东南大学邱腾团队荣获“江苏省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学会还遴选授牌了第二批江苏省物理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并表彰了2024年度学会优秀分支机构。
开幕式后,常凯院士、曹臻院士、徐红星院士分别以“Exotic exciton phases in two- dimensional quantum materials”、“拉索发现黑洞是PeV宇宙线加速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光智造:技术革新与产业赋能”为题作大会邀请报告。本年度江苏省物理学会杰出青年奖获得者南京大学张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伟伟分别作获奖专题报告。
除上述大会活动外,本次会议还举办了12个分会场,就物理各个分支方向展开交流,学术报告总数首次突破300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谢诗涵
通讯员 唐瑭
原文网址:
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826de47e4b0b996a0a19a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