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程守勤 刘敏 通讯员 王倩
“您慢点走,这是今天走的第二圈了。”4月7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脏外科病房里,马上就要出院的88岁的陈爷爷,精神抖擞背着个小包正大步流星地走着,根本看不出他曾经是一名胸闷气喘走不了路的严重心衰患者。在陈爷爷心脏功能告急时,中大医院心脏外科主任曹海龙教授团队为他成功植入人工心脏,助力陈爷爷的心脏有活力地跳动起来。经检索,为88岁高龄的老人成功施行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尚属世界首例。
陈爷爷的心脏早已历经千难万险,做过两次心脏冠脉支架手术,10年前植入心脏起搏器,2024年做过室壁瘤切除术,之后陆续住过几次医院改善严重心衰的症状。虽然心衰症状在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得到缓解,然而“千疮百孔”的心脏已经失去了活力与生机,频频发出告急信号。前段日子,陈爷爷突发心梗后,心脏功能直线下降,症状再次加重,即使躺着不活动,也胸闷气喘,根本走不了路,而且还出现双下肢的浮肿。继续保守治疗,治标不治本;手术治疗,88岁高龄能承受住手术带来的风险吗?陈爷爷的家人在纠结着……
他们找到中大医院心脏外科主任曹海龙。“可以试试装个人工心脏,或许可以让心脏功能有所转机。”曹海龙建议。“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想试试。虽然手术有风险,但是与其这样痛苦地活着,还不如搏一搏,我们几个子女都非常支持父亲进行人工心脏手术。”陈爷爷的儿子坚定地表示。
曹海龙团队的陆启同副主任医师介绍,经综合评估,发现陈爷爷的心脏情况堪忧:不仅经历了多次心脏手术,还有心力衰竭、心功能4级、极高危高血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胸腔积液、肺部感染、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等多种病症。
面对患者超高龄、终末期心力衰竭合并多次心脏手术后多器官功能衰退的复杂病情,该院心脏外科与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麻醉手术与疼痛管理科等多学科专家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讨论。
专家们认为虽然患者88岁高龄,左心室心功能微弱,但是右心室情况尚可,肝肾功能情况也还可以。没生病时,陈爷爷生活基本可以自理。而且,患者及家属手术意愿强烈,配合程度高,符合手术适应证。患者症状明显,在不活动的情况下,胸闷气喘都很严重,成功进行人工心脏手术后,会大大缓解患者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曹海龙带领团队已经为100多位80岁以上老人成功进行心脏手术,对于超高龄患者的心脏手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综合患者的各项指标及手术适应证等,专家们讨论后一致决定,联手为患者施行人工心脏植入术。
为88岁老人施行手术,首先要闯过麻醉关。麻醉手术与疼痛管理科主任孙杰教授带领团队的陆新建主治医师,为患者制定精密的手术麻醉方案,并全程监测术中生命体征。接下来,曹海龙带领团队的靖胜杰主治医师、麻明主治医师等为患者进行左心室辅助系统置入术。由于患者进行了多次心脏手术,胸腔粘连严重,手术团队如履薄冰般小心翼翼剥离粘连部分,为下一步的手术打好前站。由于患者三尖瓣反流严重,要先进行三尖瓣成形术,然后精准快速植入全球最小的人工心脏,其重量仅有80克。
人工心脏调试精准后,看到心脏又有力地跳动起来,手术团队终于松了一口气。成功手术后,患者转入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常炜副主任医师等为老人进行器官维护等密切监护治疗。术后一天,陈爷爷就顺利拔管;术后两天就能下床;一天好过一天,胸闷气喘的症状终于消失了。
在重症医学科治疗4天后,患者转入心脏外科普通病房,接受后续的抗凝、营养支持、康复训练等治疗。
“我父亲术后不仅症状都没有了,每天还能围着病区转三四圈呢!”陈爷爷的儿子高兴地说。
原文网址:
https://faxing.jkb.com.cn/home/index/detail.html?goods=1&item=970575&page=1390995793&id=5976971&name=j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