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南京】AI“樱花雨”,更爱笑醉了春风的你…… 东南大学樱花教室迎来春日陶艺体验活动

发布者:唐瑭发布时间:2025-03-24浏览次数:14

“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3月24日上午,在粉樱如云的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一场融合自然美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艺术实践课在樱花教室惊艳展开。建筑学院教师兰祥启带领学生们以樱花+AI为主题,在春日花雨中展开了一场跨越传统工艺与数字技术的创作对话。

1

当清晨的阳光透过樱树的枝桠,投射在红窗灰瓦的教学楼上,教室的桌上已摆放着学生们从校园各处采撷的春日馈赠。满天星、蕨类、樱花等共同构成自然素材库,学生们将这些植物拓印在陶泥之上,定格转瞬即逝的春光。而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让这场传统陶艺创作迸发出新锐创意。

2


4

输入'樱花+陶艺'关键词,AI系统就能生成我们从未设想过的纹样组合。兰老师的助手李邦宇边操作边展示,随着Midjourney生成平面图形、Meshy构建三维模型、Deepseek智能优化创作方案,主屏幕上瞬息万变的数字美学与传统陶艺产生了奇妙共振。现场学生表示,AI工具不仅缩短了资料搜集时间,其突破常规的构图建议更有效降低了创作试错成本。

8

“能尝试用樱花制作陶盘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樱花是一种浪漫的象征,它不仅仅是东大的代表性植物,更是南京的代表性植物。在春日,能在樱花季的樱花教室里欣赏樱花,我觉得是这个世界能做得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建筑学硕士吕宇蓓幸福地说道。

5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留学生、来自俄罗斯的马科表示:“我喜欢在转印的盘子里放很多花,但今天学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发现中国文化喜欢留白,而不是一味地把盘子填满,我试着在盘子里放了樱花和一些可爱的小叶子,感觉很美很漂亮。”第一次尝试用植物转印工艺制作陶盘的马科满心期待着最终的成品,将春天定格在最美瞬间。

6

兰祥启表示,把传统工艺、AI的普及、艺术疗愈等深层价值融入日常生活,既是对工业化生产的反思,也是对个体创造力与自然联结的唤醒。它不仅是手作活动,更是一场“指尖上的文艺复兴”。

通讯员 吴涵玉 唐瑭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万博洋 摄影报道

编辑 王小林



原文网址:

https://cms.injcb.com/dist/newsDetail/14790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