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涂益友一行来到江苏常铝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新型变质剂研发工作与常铝研发团队开展研讨交流。
校企之间一月一次的会晤研讨,是常铝股份牵头的苏州市新能源汽车用铝合金/复合材料技术创新联合体形成的惯例。常铝联合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苏州慧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高校平台及企业8家成员单位,聚焦新型新能源汽车用铝合金/复合材料领域方向,面向材料制备和研究技术,充分发掘研发潜力,进行重点难点技术攻关,打破国外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降低下游企业应用成本,引领新能源电池新材料、先进制造持续创新。日前,该创新联合体入选2024年度苏州市创新联合体立项项目。
常铝铝业
30多年来,常铝股份牢牢牵住科技创新这一牛鼻子,将“创新为本、极致为魂”理念刻到了骨子里,持续强化研发投入,每年研发投入上亿元,结出累累科创硕果。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国家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等优质科研平台既是认可也是实力的体现。此外,集团下属包头常铝、山东新合源、泰安鼎鑫、上海朗脉等4家全资子公司也均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泰安鼎鑫、上海朗脉还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新发展理念真正贯穿于常铝改革发展全过程。
如今,常铝股份实现了从原材料加工到零部件生产,再到系统总成制造的全产业链布局,已成长为铝加工行业的“专家学者”,为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和解决方案。江苏常铝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刘海山表示,常铝积极研究新工艺、新技术,积极探索成熟技术、成熟产品在“新领域”的应用,以创新为驱动,向“新”求“质”,在进一步拓宽市场的同时,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生产设备
江苏常铝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常熟本部副总经理张全成介绍,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整车厂需要供应商有更强的研发能力和对材料深度的理解。常铝集团深耕主业,目前拥有有效专利398件,其中发明专利76件;参与国家行业标准修订16项,其中国家标准11项、行业标准5项。
“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全产业链布局。”张全成说,常铝不断向内挖掘潜力,一步一个脚印布局铝加工产业。原材料加工、零部件生产、系统总成制造等不同业务分布在常铝常熟本部和包头常铝、常铝新能源、山东新合源、泰安鼎鑫等子公司。
全产业链帮助常铝精准掌握客户需求。以刀片电池壳为例,常铝将该产品供给国内大厂后,不断深化研发创新,推动产品迭代。常铝股份全资子公司——山东新合源热传输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自主研制了新能源电池壳生产线及后续处理智能化生产线,填补了国内空白,申报多项专利,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掌握了话语权,解决了相关设备制造“卡脖子”问题。
刘海山表示,常铝股份正加快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加速新产线的投产,加强设备更新和智能化改造,将市场需求转化成公司技术竞争力。此外,常铝踊跃探索发展“新模式”,通过创新经营模式,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杨之洲)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编辑:顾炀威
原文网址:
https://js.cnr.cn/rdzt/qnjs/qnjsgdxw/20240731/t20240731_5268254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