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新闻】敦煌石窟“搬进”东大校园,与千年彝秀“美丽邂逅”

发布者:唐瑭发布时间:2024-06-06浏览次数:80

依据壁画还原的鼗鼓、竖箜篌等乐器;绣着笙、筝等图案的手鼓、八音盒;实景还原的莫高窟封关之作3窟……6月6日,东南大学建校122周年暨学术年之际,“东南大学文化遗产进校园——敦煌展、彝绣展”在该校九龙湖校区李文正图书馆正式开展。此次展览共分为“千年莫高 万里丝路”“我把敦煌绣给你看”两部分,用一段穿越千年时空的对话,让东大师生感受到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与彝绣指尖艺术深邃交融的璀璨光辉。

“千年莫高 万里丝路”——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高校公益巡展是东南大学与敦煌研究院开展深度合作的重要项目,该展览由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东南大学共同举办,精选了敦煌石窟数字化高保真复制壁画精品50余幅,复制彩塑2尊,复原乐器6件,并复制石窟3座,还包含了敦煌记录片等相关多媒体作品,反映敦煌莫高窟历史风貌及保护历程的老照片和敦煌石窟开凿和壁画绘制过程的图片。

“我把敦煌绣给你看”彝族刺绣展览由东南大学与南华县委县政府共同举办。“本次展出精美作品由国家重点学科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的师生团队设计。”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赵天为介绍,他们从敦煌莫高窟壁画的人物、动物、山水、花草、乐器等元素中汲取灵感,设计出“鹿王本生”“丝城青绿”“藻语彝韵”“玉带翩风”“ 敦煌彝音”“ 敦煌彝彩”等多组系列作品,依托定点帮扶南华县的彝绣工艺,由当地全国首批“美丽工坊”的绣娘(郎)一针一线生动还原,“设计团队平均年龄为24岁,彝绣团队是包括109位残疾人的工坊,‘美丽工坊’在政府和东南大学等定点帮扶单位的帮助下实现让乡村残疾人和留守妇女稳岗就业、共同富裕。”

东南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刘攀表示,此次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创新尝试将敦煌与彝绣、科学技术与文化遗产等进行碰撞、促进交融,深化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合作交流。他希望广大师生更好地从文化遗产中感悟和增强文化自信,汲取强大精神力量,做好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创新者;学习敦煌人的情怀、责任、奉献,学习敦煌人的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让莫高精神代代相传;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宣传定点帮扶工作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用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彩。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郭青林表示,“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高校公益巡展”时隔7年再次走进东南大学,通过数字技术复制经典作品,完整保存了敦煌石窟艺术的信息,真实地再现了敦煌艺术的神韵,期待通过展览让广大青年学子共享科技发展成果、关爱文化遗产,让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洁 通讯员 吴涵玉



原文网址:

http://m.zjsnews.cn/news/670909821616450491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