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报网】紫金山实验室6G关键技术攻关团队获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发布者:唐瑭发布时间:2024-05-05浏览次数:376

紫金山实验室6G关键技术攻关团队获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顶天立地,勇闯6G“无人区”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安琪

4月29日,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结果揭晓,紫金山实验室6G关键技术攻关团队获评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成为紫金山实验室成立以来首个获此殊荣的青年集体,也是今年全省唯一获得该荣誉的集体。近日,记者采访了这支立志勇闯6G“无人区”的团队。

专为6G重大任务攻关而组建

这是实验室普适通信研究中心围绕6G重大任务攻关而组建的一支由首席科学家领衔、以青年科研工作者为主体的科研团队。

“2018年底,我们依托东南大学联合共建了这支队伍。在首席科学家的领导下,我们聚焦6G重大任务攻关,目标是打造一支科研创新能力强、学历层次高、跨学科的6G研发团队。”普适通信研究中心主任、东南大学教授黄永明介绍。

“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中国科学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东南大学教授尤肖虎评价说,立足国家战略需要,这些年轻人特别有战斗力。他们始终走在6G研发“时间表”的前面,无论是理论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突破,还是端到端试验平台的建设,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为我国在6G领域建立领先优势打下了坚实基础。

记者了解到,在首席科学家的带领下,该团队充分发挥年轻人奋勇拼搏、永不服输的劲头,构建了首个端到端6G综合试验平台,以全频谱无蜂窝大规模MIMO、光子太赫兹、分级内生智能为重要技术支撑,实现了全球首次对6G核心技术能力指标“TKμ”的试验验证,速率、时延和可靠性等无线传输能力较5G提升10—100倍。在6G关键器件方面,团队自主研制的国产化CMOS毫米波芯片和大规模集成相控阵,关键技术指标世界最高,相比同类产品具有明显成本优势;团队研制的AI基带芯片及基带电路自动生成软件系统,创新发展了基带电路设计的全新技术路线。

普适通信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泽宁今年30岁,2020年,他从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毕业,加入紫金山实验室。

“非常喜欢我们实验室大楼里张贴的‘原始创新、顶天立地、世界一流、不可替代’16字定位,这也是我个人的科研初心,做研究既要顶天又要立地。”刘泽宁说,这几年在紫金山实验室,他最大的感受就是时代赋予了青年科研工作者非常好的机遇,能够在更广阔的平台上一展所长。

首席科学家领衔,开展有组织科研

当前,刘泽宁和同事们已经针对一些6G应用场景实现了百毫秒级近实时的无线网络智能控制,几乎感受不到时延。接下来,他们将“毫秒必争”,力争将时延降至1毫秒,真正实现6G网络实时内生智能。

“其实我眼下正在进行的6G内生智能课题,是尤院士几年前率先关注到的,并制定了明确的研发目标。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但又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课题。形象点说,这项研究就好比给6G网络安装一个大脑,赋予其‘自动驾驶’能力,这将大大改变未来6G网络的发展范式。为此,几年前我们大团队就成立了专门的小课题组,并且围绕目标每周至少开一次例会跟踪课题进度。”刘泽宁坦言,首席科学家的指引以及团队的深度协作,在他的个人研究中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这样的课题小组团队有好多个,他们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凝练出明确的6G研发目标,制定清晰的研发计划,开展有组织的持续的科研攻关。根据任务分解,各个小组聚焦单个问题又形成合力,共同向6G这个技术研发的新高峰发起挑战。

在科研攻关的过程中,团队的科学家们还注重以“老带新”的形式,把自己积累的知识和科研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科研人员,为国家培育创新后备人才发挥“传帮带”作用。

同样是“90后”的张艺,所在课题小组由实验室普适通信研究中心课题联合负责人、东南大学教授张川带领,组内还有20多位东南大学在校研究生。依托6G综合实验室,小组主要围绕基带电路开展研究,团队创新成果贝叶斯学习基带芯片,探索基带处理从“替换式代际演进”到“平滑式代际演进”技术变革的新途径。

为6G标准化研究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持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团队下一步研发方向是什么?

尤肖虎表示,去年6月国际电信联盟(ITU)已经明确6G的发展愿景及技术需求。目前紫金山实验室已围绕愿景和需求全面展开技术研究工作,构建了一个端到端的试验平台,能够对国际电信联盟提出的发展需求进行全面、系统地论证。这项工作还在继续深化过程中,可为未来三到五年的6G标准化研究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持,为我国从5G向6G的演进作出贡献。

“青年科研人员要立志高远,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以及科技前沿,找出制约我们今后发展的瓶颈问题,围绕最关键的核心开展科学研究。要破除过去的传统思维,真正把精力放在国家最关键的科学技术问题上。”尤肖虎对后辈嘱咐道。

“从3G到5G,我们的前辈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完成了从跟跑到领跑的突破。如今6G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我们年轻一辈的通信人,将以前辈们为榜样,用脚踏实地的奋斗践行科学家精神。”在团队内主要从事6G无线传输技术研究的曹阳告诉记者,他会更加努力工作,力争和团队老师一起在6G技术研发方面取得更多突破。

作者:张安琪 责任编辑:朱皓



原文网址:

http://www.njdaily.cn/news/2024/0505/5565510603316621120.html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