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品汤圆、绘灯笼……江苏中外大学生元气满满闹元宵

发布者:唐瑭发布时间:2024-02-24浏览次数:46

今天(2月24日)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江苏各地高校纷纷举办丰富多彩的元宵节庆祝活动,师生们齐聚一堂,绘灯笼、包汤圆,一起留住最浓的年味。

走进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前工院手工坊,元宵主题的手绘福灯、龙灯、树灯形态各异、创意满满。东大建筑学院的30名学生欢聚在此,亲手扎一盏花灯,包一颗汤圆。

搭建灯笼骨架,再在画布上描图上色,同学们发挥专业所长,不一会儿,空白的宣纸便布满了浓淡相宜的梅兰竹菊,并配有寓意美好的古诗词。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23级本科生马嘉玟在灯笼上画了中国画中常见的梅兰竹和牡丹,并请舍友题了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今天又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同学们都非常渴望团圆。挑花灯又是我们自古以来的一个习俗,自己亲手制作一盏花灯来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为新年祈福,我觉得很有意义,也祝大家龙年快乐。”

在扬州仁丰里街区,9个国家的24位在扬留学生来到扬州非遗珍宝馆和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与“老扬州们”一同做汤圆、扎花灯,体验元宵年味。

在面点师傅耐心细致的指导下,这群“洋徒弟”们兴奋地搓起汤圆。刚开始,大家还摸不到要领,馅料外翻、面团太小、形状不圆,但经过不懈的努力,大家找到了包汤圆的诀窍。从生疏到熟练,一块块糯米面很快在学生们的巧手中变身一颗颗汤圆。

今年是扬州市职业大学柬埔寨留学生纳平莉在扬州过的首个元宵节,意义非凡:“这是我第一次包汤圆,非常有趣。听说这道点心象征着团圆,我非常喜欢这个寓意。大家互相帮助,我也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现场还请来扬州剪纸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庞建东,他以龙年为主题,为留学生们精心设计了一款小龙剪纸,既简单易学又形象生动。学生们悟性很高,巧手翻飞。

在制作花灯环节,大家拿着花灯材料,认真聆听老师介绍制作花灯的要领,搭架、组装、放灯,一盏盏喜庆的龙年花灯很快呈现在大家眼前。

“太漂亮啦,龙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在龙年我做了龙灯,一定会很幸运。”来自孟加拉国的大山告诉记者。

据了解,扬州仁丰里已经连续三年举办元宵民俗文化节,今年特别邀请外国留学生们一同参与,就是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古城民俗走向世界。

扬州市职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云告诉记者,仁丰里街区不仅是网红景点,也是扬州职大留学生实践基地,各国青年经常在此零距离接触中国年俗和非遗文化,是生动的“立体课堂”。

一盏精致的花灯,寓意着花好月圆;一颗小小的汤圆,象征着幸福团圆……了解了这些物件背后所蕴含的对“团圆、美满”的新年企盼,这些“95后”“00后”纷纷拍照留恋,精心拼图,发布在个人社交平台。

汶河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扬州市职业大学的外国留学生对古城传统文化也很感兴趣,下一步我们将加强沟通、合作共建,力争将仁丰里打造成海外留学生的传统文化实践基地。”

(江苏新闻广播/刘正则 扬州台 编辑/高若婷)



原文网址:

https://m.ourjiangsu.com/news/2024/2/24/1211012524370325504.html?curchannel=%E7%9C%8B%E6%96%B0%E9%97%BB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