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机器人汽车、VR眼镜、烟雾泡泡机、彩虹试管……日前,铜陵市田家炳小学翠湖湾校区寒假科技实践活动——“探秘3D打印”科普营正式开营。
活动中,同学们穿上营服、贴上定制脸贴,瞬间变身“科技小达人”,一起走进“科学实验室”,聆听主题微讲座、探秘3D打印,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相互协助、共同探究,一件件由自己独立设计的3D打印作品应运而生。
不仅如此,科普营还安排了一顿别致的“科技午餐”。同学们利用食品图案打印机把自己心仪的图案或名字打印到面包上,吃着独一无二的面包,心里乐开了花。在“科学游园会”上,同学们更是被各式各样的科学装置吸引住,他们带着好奇去尝试、发现和实践,在别开生面的游戏中收获不一样的知识。
铜陵市田家炳小学翠湖湾校区曾获评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科创筑梦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该校发挥工作室优秀的科普辅导员团队和学校资源优势,在寒假期间开展托管服务,为热爱科学的孩子创建了一个科普实践基地,带领孩子们探索科学奥秘,放飞科学梦想。
“学校秉承自然教育的理念,致力科学教育,通过魔法实验、机器人、自然生态等课程和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孩子们的科学素养。”该校区执行校长唐兆琴表示。
1月30日,铜陵市枞阳县图书馆首期“国器学堂·不负所托”寒假托管班正式开班,首批近40名儿童由家长送到图书馆国学堂,开启了托管班学习模式。
中小学、幼儿园寒假开启,不少双职工家庭出现子女“看护难”问题,为切实解决这一难题,枞阳县开设了“国器学堂·不负所托”寒假托管班,招募放假回乡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阅读推广、作业辅导及兴趣爱好班服务,爱心陪伴双职工子女度过一个丰富多彩的假期。
“寒假托管班每天上午8点开班,下午5点结束,一直持续到2月24日,面向全县6岁至12岁的儿童提供托管服务。”枞阳县图书馆馆长王朱介绍,招募的大学生志愿者将不间断服务,辅导小朋友完成寒假作业,同时结合志愿者特长,开设少儿国学、阅读与写作、童声合唱等课程,丰富托管班的课程。
“这里的工作很充实,和小朋友在一起,不仅让我的交流和组织能力得到了提升,也可以用自己所学的知识陪伴他们度过一个快乐的寒假。”一名来自东南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表示。
为推进“双减”政策走深走实,铜陵市打通校内校外壁垒,依托基地营地、学校以及社会资源,通过实施假期“陪伴计划”,开展“日托式”“周托式”托管服务,为有需求的学生“量身打造”假期陪伴课程,满足广大家长需求,解决学生假期“看护难”问题。
在“陪伴计划”实施过程中,该市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寒假实践、心理健康辅导等,并实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假期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保障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场所。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青少年宫、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阅读点)、美术馆等,组织开展丰富的假期学生活动,不断完善社会陪伴。
不仅如此,铜陵市还通过“七彩桥”中小学课后服务志愿者平台,广泛吸纳社会力量,招募科普、体育工作者、退休教师、非遗传承人以及大学生志愿者,指导学生开展科普、文体、艺术、劳动、实践等课后服务活动,让孩子们享有更多、更好、更多彩的假期“陪伴”课程,快乐健康成长。(徐小波)
2024-2-4【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