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网】劳动的韵律②|“学霸”电力运检师 创新让他走上国际大舞台

发布者:唐瑭发布时间:2022-04-27浏览次数:311

劳动创造未来,奋斗成就梦想。“江苏工匠”陈昊是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的一名运检师,他在实践中持续创新、推动技术走向世界。

在位于南京江宁的500千伏东善桥变电站,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变电二次运检师陈昊正和同事一起对电力设备进行检测。陈昊告诉记者:“面前的这是电流互感器,也是我们俗称的CT,这个装置是用于来实现一次电流向二次电流的一个传变,我们今天做的实验主要是收集它周围的电场强度,来判断现在目前我们这组电流互感器当前的运行状态。”

对于陈昊来说,这种“滋滋”的放电声,就像工作中的奏鸣曲,而变电站则是一座电气设备的树林。陈昊解释说:“这个在50万变电站是经常出现的,就是一种电晕现象,是一种变电站的放电现象,一般是在阴雨天声音还会更加响。一帮志同道合的同志们一起工作,我觉得是比较幸福的一件事情。”

陈昊的父亲是电力工程师,他从小就对电力感兴趣。不仅如此,他本硕博都毕业于东南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可以说是一名十足的“学霸”。对于工作,陈昊也充满了热情,总是能在日常检修工作中发现问题,用创新解决痛点。比如他设计了一种新型自适应螺栓紧固装置,实现带感应电螺栓的一键式拧紧,不再需要工人们在带电区域附近爬高上低。

“现在进入智能站时代的继电保护装置,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在理解这些新技术的基础上把它消化应用,尽可能在现场运维和检修的时候,把装置本身的效能发挥到最高,也为未来技术向更远更高的地方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陈昊说。

去年,陈昊领衔研制的“运行状态下断路器潜伏性故障监测技术及应用”斩获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空白。长期以来,断路器故障诊断和缺陷处理采用停电检修,不能反映运行状态下的断路器故障信息。陈昊创造性地借鉴心电图原理,希望通过多种传感器实时监测故障特征信号。从设想到落地,团队坚持推进了近10年。

陈昊介绍:“在断路器运行的情况下,同时也能发现它的一些故障,那是两全其美的一个方式,像体检的时候做心电图一样,我们能平常一直挂着让它测,有问题就能报警。我们的研究还在继续,还在不停地在提升。”

陈昊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大师”,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他的创新队伍,一起动手完成了充满奇思妙想的发明和创造。陈昊自己也凭借实力走向国际舞台,多次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制修订。截至2021年年底,陈昊的“江苏工匠工作室”已有20人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研发了36项科技创新项目,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2项。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汤宗尧表示:“陈昊的精神也一直鼓舞着我,只要我们这个工作能对我们国家、社会进步有所贡献,我们就要努力去做。”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孙昕 编辑/玉洁)



2022-4-28【荔枝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