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近年来,东南大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打造了多个课程思政 金课 ,讲出新时代的自立自强,展示大国重器中的东大担当。12月28日,东南大学举行课程思政教学成果展开幕式,东大有 3 门课程入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
由交通学院和土木工程学院共同打造的《土木交通导论》,获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该课面向土木交通10个本科专业500多名大一新生,设计了六个大类十几个典型的案例,融入国家情怀、崇尚科学、敬业工匠等思政元素,建成了以系列案例短视频和PPT为特色的多媒体思政教育教学资源库。
新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养成过程中。我们将具体案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加入研讨模式,设计了本套思政课程。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院长、首席教授陈峻介绍说:“我们精心制作了一个交通工程专业发展40年,做了一个15分钟的视频,每个视频又串联了很多的要素,就让学生去看,去在课堂上讲解,课后研讨,学生就很快地知道,我为什么会有专业,这个专业过去发展有哪些特别重要的阶段,哪些对我们的社会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中国的工程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鲜活的案例也成为思政课的教学素材。在展览中,东大工程管理专业先后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导李启明告诉记者,一个工程是如何开展的,创立过程中东大人又发挥了哪些作用,这些问题既是同学们的兴趣所在,也是东大人自豪感的生动体现。他说: 因此,我们也将优秀校友,比如学姐和学长在重大工程中发挥的作用引入课堂,让学生从身边的实例中感知专业特色。
由邱海波教授领衔的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重症医学》,面向临床医学专业大四学生开设,通过理论培训、翻转课堂、临床思维模拟训练等教学形式,传授器官功能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器官功能监测和支持手段等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力、思维和创新意识,以更好适应当今重症医学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东南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姚红红介绍,东大临床医学专业已有 80 多年的历史,在每个时期,一批批东大医学人前赴后继投身治病救人中。“我们有很多的示范基地,像邱海波这一个团队从2020年以来的抗疫的过程当中,我们的榜样就在我们身边,老师就是学生的流动教材,我想这种耳濡目染的思政的一个学习,对学生对医学价值观的培养都起了非常重要的这种推动作用。”
为推动课程思政的发展,东南大学大力推行培元计划,组建成立了以教务处牵头、多部门协同联动的领导工作组合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建立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专业学院课程思政结对共建机制,全方位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获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与教学团队3个;获首批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3个,首批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立项建设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700余门、校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 146 项。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黄迪 仇煜 王尧 通讯员/唐瑭 吴丹 编辑/汪泽)
2021-12-29【荔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