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网】保护老建筑,“南京实践”受世界关注

发布者:唐瑭发布时间:2021-12-22浏览次数:57

龙虎网讯 作为“用南京话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文化交流重要平台之一,2021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于12月15日开幕。通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文化治理,以文化驱动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彰显南京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利用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一座老建筑就像一本生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蕴藏着值得回味的历史典故和文化故事。南京在古旧建筑的改造利用乃至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改造上都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中国20世纪的建筑巨匠、被誉为“近现代中国建筑第一人”的杨廷宝在南京留下70余件建筑艺术品,其中,兼具建筑特色和自然优势的中山陵音乐台,近年来逐步成为南京对外展示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从青年歌唱家艺术节快闪活动到一年一度的南京森林音乐会,从交响乐到沉浸式演出……音乐响起,这里便是令人沉醉的最美舞台。承载了几代人记忆的大华大戏院,去年以“大华大戏院·群剧场”的全新姿态呈现。从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戏院,到功能细分的电影院;从单一的电影院,又转而为融合小剧场的文化新空间。

“保护不应只针对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遗存,更不能以某种单一的历史风格为标准而全面覆盖,而是要基于完整且动态的价值认知,在维护历史肌理格局的基础上,保留不同时期的年轮痕迹。”江苏省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韩冬青以小西湖片区微更新项目为例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据他介绍,五年来,小西湖片区的老房子通过“小尺度、渐进式”更新,不仅重新焕发生机,而且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烟火气。如今的小西湖历史风貌区,已然成为继夫子庙、老门东之后的又一座老城南新地标,并被评为全国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同样令人惊喜的,还有2021南京名城会期间开街的南京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十一街区。定位“文化”“艺术”“时尚”的十一片区,包括5幢文物建筑、2幢风貌建筑和一些辅助用房。开街后,公众可以在这里看建筑、看展览、喝下午茶。未来,十一、十二、十三片区还将连成一片,成为南京新的文化地标,并对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市更新具有示范效应。

近年来,南京一直致力于探索快速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文化保护路径,力求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平衡。南京历史地段保护已经从1.0时代走到3.0时代,保护的关注点实现了从建筑到街巷再到人的转变。南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正以国际化视野展开“新成效”“新步伐”“新提高”“新进步”“新水平”的崭新画卷,在实现建设现代化典范城市的新征程上行稳致远。



2021-12-22【龙虎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