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和18日下午, 东南大学“云上科学桥”活动线上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东南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继续教育学院、数学学院、物理学院、第二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主办,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教育体育局承办,南华县各初级中学全体数学教师、第一中学师生参加了活动。
南华县教育体育局培训中心主任周晓光告诉记者,东南大学自定点帮扶南华县以来,不仅捐助至善科学馆、至善图书室、至善多媒体教室、至善“1+N”视频互动课堂等教学设施,还开展了“东南大学-南华云上科学桥”、“南华县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试点”等教育帮扶项目,为南华县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活动中,东南大学丘成桐中心李逸教授做了题为《数学之美——浅谈初中数学素养的培育》的数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他提出,初中数学的素养培育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之路,学好数学的关键又在于兴趣。他就数学老师该如何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这一问题,从初中数学的“尺规作图”、“一元高次方程求解”的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如何在理论上、作业中、课堂上引导学生对现代数学的认识和探究,激发他们对数学这门基础学科的热爱,并强调数学教师拓展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素养对学生兴趣培养尤为重要。
“没有电磁波,还有‘云上科学桥’吗?我们还能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吗?”等问题从东南大学物理学院解希顺教授口中娓娓道出,燃爆了南华县第一中学高三物理课堂,为指导同学们更好掌握物理学习方法,解希顺教授做了题为《物理课程学习方法与技巧——兼谈物理核心素养》的讲座,他结合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原理,讲授了相关物理知识以及物理课程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以案例式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妙趣横生,激发了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据悉,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的振兴、农村的现代化离不开乡村教育发展。经过脱贫攻坚,全国乡村学校硬件条件明显改观,但乡村教育普遍面临“空心化”困境,存在教师队伍和管理跟不上,质量上不去的问题。东南大学-南华“云上科学桥”教育帮扶项目自2020年12月启动以来,线上线下累计共开展课程27次,总课程时长达1240分钟,覆盖数学、物理、建筑、电子科学与工程、计算机、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等14个主要学科内容,100多名志愿者参与。“云上科学桥”旨在用科学助力南华乡村教育的发展,用兴趣点亮南华青少年的未来!
通讯员 张丹妮
摄影 张恒
少年志编辑 兰倩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蔡蕴琦
校对 盛媛媛
2021-11-20【扬子晚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