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信号灯变“心形” 交通安全更需用心

发布者:唐瑭发布时间:2021-11-19浏览次数:1829

看惯了千篇一律、标准化的“红、黄、绿”交通信号灯的朋友们,有没有想过,交通信号灯也在悄悄“上新”。日前北京市一处非机动车道的交通信号灯就引入了“心形”,吸引了市民关注。交通信号灯的造型是否可以随意更换?需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北京市朝阳区华贸商圈,人行横道的交通信号灯变成了“爱心”造型。


记者实地走访了解到,图片中的信号灯为近期北京华贸商圈新设置安装的非机动车道信号灯,由于该处车流较大,原本此处只规划了斑马线,并没有设置信号灯。新安装的“心形”信号灯目前并不是24小时开放,还只是在测试阶段。据记者观察,“心形”信号灯只是针对斑马线的行人使用,而对于机动车,信号灯依旧为传统的圆形。

该处交通信号灯的责任主体北京市朝阳区交通委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心形交通信号灯是配合该区域打造文化地标,其设计符合相关规定,目前仅在特定区域试点,并不会推广使用。

乌鲁木齐街头的“心形”信号灯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长沙、成都、乌鲁木齐等地都曾经试点过“心形”信号灯。有的地区是将机动车道的信号灯更改为“爱心”的造型,有的地区和北京一样,仅是对非机动车道信号灯进行尝试。原本严肃的信号灯,是否需要更换造型?更换造型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记者查询2012年7月1日实施的《道路交通信号灯》国家标准发现,非机动车信号灯有着严格的图案造型,为“自行车”和行走与等待的“人形”。而在2017年7月1日实施的《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国家标准中,明确“删除了机动车信号灯、方向指示信号灯、非机动车信号灯等定义”,该国标中也没有了相应的非机动车信号灯的造型示范。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副教授马永锋表示,今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全国要实行统一的道路交通信号,但是只是规定了信号灯的灯色,就是红灯、绿灯、黄灯,对于这种形制和具体的形式则没有明文规定。也就是说,只要是信号灯灯色满足红、绿、黄就可以,至于说是图文式的、行人造型的还是箭头造型的则没有要求,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道路交通领域的研究学者表示,在交通信号灯最为重要的功能不被影响的情况下,在低速交通系统中尝试“心形”信号灯,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温度和人文关怀,但出于安全考虑,高速交通系统中仍应该做到标准化,避免引发歧义。

马永锋指出,在一些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尝试的时候,一个是应用于特定场景,另一个是应用于一些专用系统,比如说自行车专用道,或者说这两年在各个城市推进的一些自行车高速。如果应用在正常的机动车行车道上约束机动车驾驶人,它是否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总台央视记者 马力)



2021-11-19【央视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