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龄人刚刚进入高中,他们已经跨入大学之门。今天,东南大学迎来4000余名大一新生,2006年出生的10个“小不点”带着一些懵懂汇入报到的人潮之中,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些“少年生”普遍对学习有着天生的热爱,勤奋而自律,对追求新知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期待。
从小显现天赋的“少年生”
脸上的稚气未脱,举止间有时还像个小孩,在报到的新生中,很容易辨认出他们。东南大学今年录取的“少年生”一共有10个,都是2006年出生的15岁花季少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少年生”很早就显现出天赋异禀,按长辈的话说,就是“读书的材料”。
来自安徽省太湖中学的周杨从小就对数字特别敏感,在他还没满两岁才刚呀呀学语时,有一次爸爸带他上楼梯,好像听他在数1、2、3。当时有点不相信,就试着拿扑克牌给他认,没想到他能认出扑克牌的2和3。他记忆力比较好,在两岁的时候,能认识全部的汉语拼音和200多个汉字,许多汉字教一遍就能记住。
来自东北育才学校的金鹤吏小时候也很神: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妈妈给他报了个初中生的班。第一节课下课,一个初中大哥哥跟他妈妈说:“这个班不能上了,班上有个叫金鹤吏的四年级小不点,他啥都会。真是备受打击啊!”来自安徽的鲍烨龙也有类似的经历,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邻居家上初一的姐姐被一道数学题拦住了,他经过仔细钻研竟帮姐姐解决了难题。
厉害!20天学完高中数学
除了一些小天赋,勤奋好学是这些“少年生”共同的特征。强烈的求知欲,高效的学习,让他们在学业上一路高歌猛进。
2019年的这个时候,来自深圳中学的计奥刚刚小升初,没想到现在就上大学了。变化发生在去年暑假,当时学校要求非必要不离深。在家做点儿什么呢?同学家长给他推荐了一套高中数学的视频教学录像,共60课。计奥就每天花五六个小时,看两三课录像,二十来天也就看完了。为了检验一下效果,父母找来2020年的高考数学题,测试了一下,结果可以达到120分以上,又测试了一下高考英语试题,也可以上120。当时不禁打起了小算盘,是否可以提前高考?
暑假结束,计奥继续去上初二。白天在学校上课,回家写完作业后,又看高中物理化学生物的录像,学业上突飞猛进。就这样埋头苦读了大半年后,参加了高考。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幸运地被东南大学录取。
有趣的是,不少“少年生”的父母都比较忙,根本顾不上管他们,学习全凭兴趣和自觉。来自河北的王梓豪就是个典型,小时候父母工作太忙,没时间陪他,就买来光盘给他看,而他对拼音、汉字、数字加减、乘法、口诀、自然科学等等都很有兴趣,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看,后在姥姥帮助下学会查字典,自己开始看“十万个为什么”的系列儿童丛书。所以3岁一入幼儿园,就被老师发现知识渊博。再大点,他总是习惯随身携带本子和笔,无论在飞机上、高铁上,饭店的餐桌上,只要有时间他就拿出来写。
来自四川的曾敏则是外公外婆带大。从小到大,她父母一直在广东,直到曾敏初三才回到四川。爸爸说:“孩子全靠自己自觉,外公外婆已经70多岁了,在学习上帮不上忙。”刚上高一的时候,曾敏想上少年班,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努力,就去问老师,数学老师给了她很大的鼓励。
牛!姐弟俩都是“少年生”
来自安徽的朱朗峰是跟着姐姐来报到的。原来,他的姐姐朱环2年前就已成为东南大学“少年生”。
“当时陪姐姐一同来东南大学参加‘少年生’考试,刚进校门,便被树木成荫的优美风景所吸引,同时了解了这所学校的文化底蕴,发现这是一所非常好的大学。来来往往的大哥哥大姐姐更是激发了我对大学生活的憧憬。”朱朗峰说,“以科学名世”、有“强势工科”的东大正是他理想的大学殿堂,从那时起,他便立志要考上东南大学,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经过高中两年的努力拼搏,他终于在这个暑假收到了人生中最珍贵的礼物---东大录取通知书。
以后在同一所大学就读,姐弟俩在学习和生活上都互相有了依靠。在他们眼里,对方都有自己不具备的优点。朱环说,弟弟数理思维更好一点,挺聪明的,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在朱朗峰眼里,姐姐更自律,文科也更好一些。而自己相对贪玩一些,对文化类也缺乏兴趣。
一前一后考上东大“少年生”,姐弟俩将之归结为平时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习惯。父母都是数学老师,平时注重引导和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对于未来的大学生活,一家人都有着各自的愿望。父母希望姐弟俩好好学习,争取拿到奖学金。姐姐希望能一直保持好的学习习惯,不能放飞自我,找准方向一直向前。弟弟的希望则比较实际:把英语学好,早点过四级。
【相关新闻】
双胞胎兄弟:两分之差一起考进吴健雄学院
一个662分,一个660分!来自安徽省铜陵市第三中学的朱一扬和朱一帆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今年他们双双被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录取。
报到当天,俩兄弟穿着同款的粉色T恤亮相,面对镜头有些腼腆,笑容中又透着几分可爱。哥哥朱一扬看上去外向一些,而弟弟朱一帆则相对内敛。
从小到大,小哥俩都是在一个班,两个人成绩不相上下,你追我赶,稳居班级前茅。两人都喜欢理科,他们还有着弹电子琴、打羽毛球、乒乓球等共同的爱好。
和很多双胞胎一样,两个人常常心有灵犀一点通。哥哥说,很多时候能猜到弟弟的想法。弟弟则说,一看哥哥的眼神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两人之间几乎没什么隐私。在学科上他们则各有优势,哥哥更擅长语文英语和物理,弟弟更擅长物理和生物。哥哥的文科较好,能帮弟弟更好地理解题目。而弟弟在理科方面的思维逻辑更好一点。两人正好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一直向往东南大学,这次能考上心仪的大学,很高兴。”对于今后的大学生活,兄弟俩有着共同的希望:“踏踏实实搞好学业,同时在大学丰富课余生活,融入集体。希望能在学术和生活方面都能有一个升华。”
四牌楼校区重新向新生开放
在东南大学4000多名大一新生中,有624名学生今年有幸来到该校四牌楼校区报到,感受百年名校的人文历史底蕴。
据东大教务处处长殷国栋介绍,东大九龙湖校区启用后,本科新生都是到新校区报到和学习生活。今年新生报到学校则安排了法学、人文、外语等7个学院到四牌楼本部校区,共有600多人,希望能让学生们充分感受百年名校的底蕴,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今年是第一年探索,明年有望增加到1000多人。
报到当天,东大建筑学院新生在四牌楼校区上了第一课。辅导员志愿者带学生们参观了院史馆和建筑创作中的党史展,鼓励新生继承和发扬学院光荣传统,牢记东大人的责任和担当。
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家茂介绍,今年受疫情影响,学校开学较迟。但是新生们早在8月就启动了线上教学,线下报到也赶在国庆前完成,基本上没有影响教学进度。对于老生来说,学校也尽量安排妥当。由于之前的暑期学校加上疫情影响,老生们七八月份没有放成暑假,学校在九月份专门安排了一个月补假,国庆后再来校报到,基本上学业和放假都兼顾到了。预计在10月下旬,学校会举办一个线下的开学仪式。
2021-9-22【爱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