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励广大青年自觉践行“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的要求,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主流媒体的关注与了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正确的新闻观,5月26日中午,“新锐青年说——新华社进校园”东南大学专场活动在东南大学健雄书院举办。中国新闻奖、江苏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新华社江苏分社经济部副主任杨绍功作为主讲嘉宾与东南大学师生进行了主题为“新华社记者眼中的时代楷模”的交流与分享。校团委、吴健雄学院相关负责人与东大学子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主讲人简介
杨绍功先生是新华社江苏分社经济部副主任,新华社评论员,毕业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新闻奖、江苏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从事政治、经济领域报道,采写稿件多次获得总书记等中央领导批示。《半月谈》《新华每日电讯》专栏作者,江苏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南京电视台等媒体特约评论员。此次他以一位记者的视角带我们走进一个个平凡人的生活,用他们对责任、担当的生动诠释来彰显时代楷模的力量。
分享交流会回顾
杨绍功先生首先以我们身边的例子出发,讲述了一位家住安德门的火车司机对责任的承担——将一天用闹钟分为十二个时段,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的同时,用精细化的时间管理扛起对患有尿毒症的父亲、唠唠叨叨的妻子与正在上学的女儿的责任。
接着杨绍功先生讲述了感动中国人物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卫国戍海的故事,32年他俩以孤岛为家,与海水为邻,和孤独做伴,战胜了常人难以承受的风雨和艰险,捍卫着祖国的神圣尊严。他们用善良和纯朴,温暖了那一片海。这种爱国奉献的赤子情怀值得每一位当代大学生去学习。
杨绍功先生从通讯稿入手,带领同学们感受着这些时代楷模的不平凡魅力,他勉励在座同学作为时代的“后浪”,也要像他们一样,肩上有责任,身上有担当。
分享结束后,杨绍功先生与在场学生进行了热烈的对话交流。吴健雄学院19级学生罗潇表达道:“杨绍功先生从一位新华社通讯员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典型榜样的光辉事迹,让我们得以以更加宏观的视角来品读他们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也激发了我们作为新时代大学生为国奉献青春的热情。”
据悉,“新锐青年说”对话活动是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与新华社团委联合组织新华社及各社办报刊社在各领域的杰出青年记者编辑以校友身份与高校学子开展主题交流活动,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国内外时政新闻、社会热点、就业择业、媒体发展、党史教育等话题与学生进行形式轻松、活泼的对话交流,通过开展一场或多场贴近大学生生活与心态的对话交流活动,开拓在校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同时引导大学生关注新华社系列品牌报刊及其优质内容,加深对新闻媒体、新闻采编工作的理解。活动开展以来深受广大高校学子的欢迎。
此次新华社以“新锐青年说”的形式走进东南大学,让“止于至善”的东大学子开拓了视野、拓宽知识面,同时引导所有大学生关注新华社系列品牌报刊及其优质内容,加深对新闻媒体、新闻采编工作的理解。
2021-5-28【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