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新大楼
周琦设计作品
“建筑不是向后看,
是向前看。”
筑梦人 | 周琦
建筑设计师 周琦
周琦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从事建筑遗产保护工作30余年
修缮改造近现代建筑100余栋
“建筑的样式,
反映的是社会的样式。”
代表作
人民日报新大楼
摄影 王石
南京新街口德基广场三、四期规划设计
扬子饭店旧址修缮
原临时政府参议院旧址修缮
为当下和未来服务。
周琦: 我们过去30年盖了那么多房子,这些混凝土材料只有70年的寿命。那70年以后怎么办?怎么处理这堆垃圾?建筑的垃圾是非常可怕的。
田川:您修缮了那么多的老建筑,对您现在做新的建筑,有什么借鉴或启发吗?
周琦: 最重要的启发就在于,做新建筑时,要尊重周边的历史性的环境,尊重城市的文脉,尊重它的大小、道路和格局。而不是去建造一种割断历史,自我标榜式的建筑。新建筑应该是贴切的。
原临时政府参议院旧址修缮
周琦:贴切的是合适的,历史形成的空间、格局和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做新建筑的时候要有一种态度,要很谦虚地镶嵌在周围的环境里。
周琦:中国文化里的一个基因就是,我们不太适合一种杂乱无章的状态。比如说大小高低的不一样,各种形式太夸张。比如螃蟹节做个大螃蟹,或者做个铜钱式的房子。那种光怪陆离的,奇奇怪怪的房子,不能要。
周琦:现在中国总在向传统靠齐,所以在全国各地的假古董很多。这个其实也是不太可取的。因为把传统拿过来复制是不行的,简单复制之后,会发现那个房子根本不好住。所以我们不是向后看,是向前看。要为当下的人服务,为未来的人服务。所以中国的建筑之路还要走很长的时间。
我们的现代建筑没有传承。
周琦:我们的建筑现在为什么做不好?我们学建筑的大学生或研究生毕业了也不怎么会盖房子。
田川:原因是什么?
周琦:因为现代建筑是横空出世的,它没有传承。比如过去中国盖房子,是通过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工匠会告诉你,斗拱怎么做,屋顶怎么做,那些工艺材料都是有传承,有章法的,绝对不会出错。但现代建筑没有章法,完全是一种个性化的东西,你可以随意发挥,因为材料技术提供了各种可能性。过去一个砖石结构的房子,比如扬子饭店,你只能做得这么宽,因为木头横梁只能是这个受力情况。
扬子饭店旧址修缮
周琦:所以现在我们要找到一种固定的形式,是很难的。而我们又缺乏美学教育和美学训练,审美又出了问题。西方的现代建筑师传承的是西方的现代艺术,像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构成主义等等。而中国处于一个断层,我们既失去了传统,又对西方的这种现代艺术比较陌生,缺乏训练,就会出现现在的状况。
田川:在您近百栋的修复建筑里,扬子饭店是您最喜欢的一个作品吗?
周琦:对,修复得比较有原真性,像一个老古董一样。扬子饭店是中西文化最早交流时的一种证据,它有西方基督教传统里中世纪的建筑样式,是很像法国式样的一个城堡。
扬子饭店旧址修缮
周琦:但是建筑师用的是中国的建筑材料,因为在欧洲没有这种修城墙用的砖。很少会有这种全部用600年前的城墙砖,做成的一个地地道道法国样式的房子。
扬子饭店旧址修缮
有制约地创造。
周琦:建筑师的创造,一定是在有制约的条件下进行的,不是随意去创造。你要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和习俗,就不会把你想象的东西移植过去。因为你知道,盖房子是给别人用的。要先注意社会需要什么东西,建筑的样式,恰恰反映的是社会的一种样式。
周琦: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国土,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这些地区,未来的二、三十年,会发展成世界级的城市群。首先你要用最可持续又可循环的材料,来盖房子。用生态学的概念去处理它,让它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对环保也很有利,又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周琦:建筑学非常迟钝。现在大家都不去想这个问题,都追捧那种时尚的东西。但是这个点非常重要,当你把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和材料利用在建筑里面的时候,这是巨大的一件事情。
编导:伊帆
编辑:刘梦琪
2020-12-29【筑梦人 The Archite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