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机器人热血对抗、垃圾桶“随叫随到”……12月23日,东南大学“第十五届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示会”在九龙湖校区举行,大学生将理论学习转换为一件件“硬核”作品,将校园妆点成活力缤纷的创新集市,在交流中碰撞思维火花。当天现场共展出作品及项目成果427件,其中包括55件实物展示,展出的作品中,不少获得了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奖项,此外,今年活动还邀请了省内10多所兄弟院校一同参展。
“人工智能、算法等新技术的加入,极大地提升了机器人的性能,它可以自主攀爬、运输物料,还可以‘救援’其他机器人。”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大三学生马帅康在展台前向观众介绍团队作品。他告诉记者,去年起,他就和团队一同攻关智能化“铁甲机器人”,已经在全国机器人大赛中取得好成绩,由于新技术的加持,这类机器人可以在对抗赛中实现自主行走、攀爬、运输弹药,发射弹药以及拖救等工作。马帅康表示,参加机器人创新大赛,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未来,他们的成果还将应用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在物流自动化分拣,智能化运输等方面发挥优势。
能源与环境学院的董善美等5位同学发明了一种可以“随叫随到”的垃圾桶。据介绍,伴随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家居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而这个小发明是在当前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基础上,增添声源定位和自动移动功能,只需一声令下,垃圾桶就会准确来到你身边,实现“应声而来,随叫随到”。同时辅助以感应开合盖、桶内容量显示功能,以实现家用垃圾桶的进一步智能化,尤其为老人、孕妇、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带来便利。
东南大学副校长金保昇表示,大赛的举办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也有利于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创新火花,这与研究型大学的育人方向相一致——学校积极构建各类平台,通过学科链、创新链、产业链的融合,多渠道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据了解,在最新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东南大学位列江苏第一,全国第六,创历史新高。本年度共计5255人次本科生分别在94项国际级、国家级、省(地区)级、校(院)级学科竞赛中获得不同级别的奖项,并在一些高级别的竞赛中斩获了优异的成绩。
近年来,学校通过制度规范,不断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过程管理,在学生自主申报、学院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各个环节严格管理,项目数量和质量稳步上升。2020年共培育SRTP项目1810项,其中包括国家级项目181项,省级项目201项,公益金支持项目30项,参与学生超过7000人次。
通讯员 唐瑭
南报融媒体记者 谈洁 实习生 李政
2020-12-23【紫金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