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大咖健康课】肺癌手术新突破!磁导航精准定位,恶性病灶无处遁形

发布者:唐瑭发布时间:2020-10-31浏览次数:752

2020年10月23日,在全国30余位胸外科专家的观摩及见证下,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胸外科王涛主任医师率领团队在鼓楼医院江北国际医院,首次应用朗开电磁导航经胸壁系统,成功完成全球首例多发结节无需CT引导经皮穿刺染色定位,同期完成肺癌根治术。这是磁导航定位技术应用于肺癌根治术的又一大创举,为肺癌微创手术超“精准化”带来新机遇。

“秘密”武器让肺结节无处遁形

这位患者是一名54岁肺部高度疑似恶性肿瘤的男性。手术前的CT检查和三维立体成像现实,他肺部多发结节:右肺中叶结节、右肺上叶前段结节以及右肺上叶尖段结节,均为微小结节,但呈磨玻璃样。

对早期肺癌患者来说,精准切除是最佳的诊疗方式。经过王涛主任团队研究,最终为该患者确定手术方案,用电磁导航经皮ICG定位+胸腔镜下结节切除。这是该团队将磁导航技术应用于肺癌根治术的又一次全新尝试。


记者在现场看到,医生在电磁导航引导下,将带有定位功能的穿刺针,按照导航系统的指示,经患者胸部表皮穿刺抵达病灶,并注射ICG(吲哚菁绿)染料进行标记。

屏幕显示,病灶部位瞬间被染成绿色。接着,在荧光胸腔镜下探查染色标记位置,对病灶行切除,在完整切除病灶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了正常肺组织。


切除肿瘤组织的同时保留肺功能

根据我国手术分级制度,本例手术属于四级手术,是所有手术中最难的一类,“这是个复杂手术,需要同期切除三个结节:右肺中叶的切除、右肺上叶前段的切除以及右肺上叶尖段的切除。”摆在医生面前的是个难题,既要在刁钻的位置完整切除病灶,又要尽可能得保留患者肺功能。“这个患者的三个结节都较小,在传统的方式下,除了右肺中叶结节可以直接做叶切,其他两个结节都要进行CT定位。”王涛主任表示,传统的术前定位不仅要打局麻,还要穿两个定位针进去,所耗时间较长,病人容易产生恐惧。磁导航下多发结节经皮穿刺染色定位技术帮了大忙。

王涛主任介绍,磁导航术下的荧光定位相比过去的传统定位方法有着很多优势。第一,磁导航术中的荧光定位简化了流程,原本患者在术前需要先去手术室进行定位,然后再根据定位情况进行手术,但是如今通过磁导航可以在术中快速实施无创精准的定位,避免患者受到在CT引导下反复穿刺定位的放射性暴露。其次,过去的CT定位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些并发症,如气胸、出血、针道转移等,但磁导航术中的荧光定位可以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另外,在这一次的磁导航定位中使用了经皮穿刺,该操作不仅更简单,而且对患者来说痛苦更小,同时可以一次性定位多个病灶,节约了手术时间。“磁导航术中的荧光定位结节能够帮助我们做精准的肺段切除,精准肺段切除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组织,还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肺功能,一举两得。”

以磁导航定位为基础探索更多微创技术

术前定位是肺癌根治手术的难点所在,只有精准定位病灶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治疗。而如今,随着磁导航定位技术、荧光腔镜等先进设备与技术的出现,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完成手术。

据了解,这是全球首例多发结节无CT引导经皮穿刺染色定位,该手术的开展实际上也是创新应用了磁导航定位技术,“大部分医院都将磁导航用于活检,没有将其与手术相结合,我们将该技术创新得用于手术,下一步还想把它用于治疗。”王涛主任表示,未来可以探索磁导航定位下使用射频消融或者是热频等微创技术来治疗肺小结节。

记者了解到,南京鼓楼医院江北国际医院心胸外科拥有42张床位,4名主任医师,每年开展的手术量超过2000例,其中为90%以上的患者进行微创手术。心胸外科不仅手术量大,患者的康复的速度也非常快,“我们的病房是快速康复的模范病房,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只有6天左右,病人出院很快,因此周转也非常快,这也说明手术质量控制较好。”能够实现如此高效的治疗,心胸外科有自己的“秘诀”,王涛主任表示,首先团队在手术技术方面及疾病认知方面掌握的比较成熟,能够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其次,心胸外科护理团队经验丰富,同样为患者提供了最佳治疗效果及良好预后。

大咖提醒:

体检查出肺结节,切莫“百度一下”

随着CT检查的普及,不少人在体检中被查出了肺结节,因此十分惶恐,生怕会从肺结节发展成肺癌,那么到底该如何正确认识肺结节?王涛主任介绍,目前临床上将肺结节分为三类:毛玻璃结节、混合性毛玻璃结节以及实性结节。“一般的实性结节,良性的可能性较大,而毛玻璃结节与混合性毛玻璃结节却是恶性的可能性较大,尤其是混合性毛玻璃结节,也称高危结节。”虽然毛玻璃结节与混合性毛玻璃结节属于恶性的可能性较大,但是碰到它们也不用过于担心,王涛主任解释,这两类结节在很小的状态下对人体是没有伤害的,因为这两类结节发展得非常慢,和人体可以共生共存。

“按照国际标准,一般在8毫米以上的毛玻璃结节或者混合性毛玻璃结节才会引起外科医生的关注。即使是早癌,对我们人体的危险性也是非常小的。”王涛主任表示,对于外科来说,一般8个毫米以上的玻璃结节或者混合性毛玻璃结节才会给患者做手术,而8毫米以下的结节都是可以继续观察的。

王涛主任建议患有肺结节的患者不必太过担忧,他表示,肺结节虽然发病率很高,但是危害性不大。“如果被查出了肺结节,患者一定要找专业的医生来看,不要在百度上搜索,”王涛主任认为,虽然现在各种科普视频、演讲有很多,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通过百度或者宣教来判断病情与专业的医生相比差别很多,患者应到专业的医院,从医生那里获取专业建议。

大咖小传:

王涛 主任医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胸外科行政副主任,博士(后),南京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东南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肺康复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科技奖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美国布洛迪医学院博士后。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一等奖获得者。承担或参与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课题多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另有国家发明专利6项。擅长食管癌、肺癌、纵隔肿瘤、手汗症、漏斗胸等胸部疾病的诊断及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尤其在肺部亚厘米结节的早期诊断和胸部手术后快速康复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实习记者 兰倩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蔡蕴琦

杨泽华摄  孙楠羽 剪辑



2020-10-31【扬子晚报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