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长征五号B首飞任务“01”指挥员胡旭东:“成功并非一朝一夕”

发布者:唐瑭发布时间:2020-05-06浏览次数:99

【人物小传】胡旭东,男,汉族,中共党员,1980年11月出生,毕业于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安徽舒城人,现任文昌发射场发射部副部长。曾参与发射任务40余次,担任过北斗二号、风云二号、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飞任务“01”指挥员,被誉为最年轻的“01”指挥员、最美“01”指挥员。

长征五号B首飞任务“01”指挥员胡旭东:“成功并非一朝一夕”

2020年5月5日18时00分,我国又一新型号火箭长征五号B点火升空,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精确送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B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王者归来!

在精确完成船箭分离那一刻,测试发射指挥大厅正中央,“01”指挥员胡旭东摘下眼镜,任由泪水流过脸颊。少了几分预想中成功后的狂欢,多了几分完成答卷的沉着。

胡旭东上次担任“01”指挥员是2017年7月2日的长征五号遥二任务,火箭起飞后因发动机工作异常造成发射失利。1038天的等待,1038天的坚守,胡旭东终于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

近3年的时间,他有没有想过放弃?为了长征五号B首飞,他做了哪些准备?任务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第一时间走近了胡旭东。

长征五号B首飞任务“01”指挥员胡旭东:“成功并非一朝一夕”

胡旭东告诉记者:面对长征五号遥二的失利,他并没有气馁,长征五号B首飞的成功也不是一朝一夕。

长征五号遥二失利后,胡旭东组织进行原因分析、故障排查,既分析火箭的故障,也查找发射场的测试工作漏洞和地面设备隐患。

他表示,在近3年时间里,为了提高地面保障能力,提升设备可靠性和稳定性,发射场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建设和技术改造升级。

发射场应急油机建设就是胡旭东负责的一个项目,看到记者略显蒙圈的状态,他补充解释说:“发射场电压波动,一年中会遇到很多次,轻微波动零点零几秒钟,严重的会造成大面积停电,比如2014年威马逊台风,在发射任务过程中是绝对不允许的。应急油机投入使用后,可以保障发射场设备安全和工作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发射日当天遭受意外情况断电后也可以继续组织发射,保证发射窗口不错失。”

长征五号B火箭是长征五号火箭的一个拓展型,直观上只是少了芯二级。有人说做减法很简单,把芯二级相关的测试取消就可以了,到底难度在哪里?

“硬件、软件都有变化,用老的方法测试新的火箭,是要出问题的。”胡旭东说长征五号B测试最大的难点就是要提前梳理技术状态变化带来的测试操作调整。

仅就芯一级垂直总装而言,仪器舱从芯二级上方调整至芯一级上方,增加了长度一米多的吊装环框。相比长征五号,芯一级吊装难度成倍增加,而长征五号芯一级吊装本身就是一个大难题。胡旭东还打了一个比方:长征五号芯一级吊装好比提着接近满载的水桶从狭窄的楼梯上楼,不让停歇、不让磕碰还不能泼洒,长征五号B把水桶的空隙加满了。

火箭长度、操作可达性变化后,引发了一系列的变化,发射场都需要进行预先研究,做好充分准备。

长征五号B首飞任务“01”指挥员胡旭东:“成功并非一朝一夕”

胡旭东说:“航天产品很贵重,质量要求非常高,一颗螺钉安装时施加力大小就可能影响任务成败。”

提及长征五号B首飞任务,胡旭东提到最多的一次字是“难”。难在疫情影响,难在并行任务。

无论是长征五号前几次发射,全员在位时都避免不了加班加点。长征五号B首飞任务开始时正好和疫情爆发期重叠,同时发射场还有长征七号改首飞任务并行。因为疫情,不能返回发射场和被隔离人数加起来达到数百人之多,文昌发射场是如何克服人员难关的?

胡旭东表示:最首要的是防疫工作,如果发射场发生疑似病例,所有的测试工作都可能按下暂停键。相比发射场工作人员,春节后从全国各地赶来的试验队员是疫情防控难点。

他和站疫情防控小组一起,发挥联防联动优势,细致掌握外来试验队员20天的行踪轨迹、接触人员和健康状况,督促落实隔离制度,每天检查测试人员口罩佩戴、体温监测登记和测试厂房消毒杀菌情况。

为了任务顺利进行,岗位人员经常在两枚火箭之间来回跑,经常是前两小时在执行长七改任务,后两小时又去执行长征五号B任务。

胡旭东坦承,他最担心的是:岗位人员从一个型号火箭测试转换到另一个型号火箭测试时,脑中转换不过来,人员状态没有及时转换,造成影响发射的质量问题。

航天发射最讲究的是质量,无论人员多短缺,胡旭东始终要求“进度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安全”,他对各分系统提出要求:“宁肯一天多加班4小时,也绝不能因为人数少,让不会的或者非本岗位的去操作。”

同时,各系统充分利用隔离人员,他们隔生活不隔工作,在房间里进行操作规程修改、应急预案完善等工作。

长征五号B任务关键阶段,传来了中国航天连续失利的消息,胡旭东也感到很难过,但是他说:“没有多少时间留给他难过”。虽然他不是两次失利的直接参与者,但是为了确保100%成功,在其他型号失利消息传来的第一时间,他就组织各系统把多媒体记录、测试数据记录翻出来再进行比对,排查问题、分析漏洞、查找隐患。

为了进一步提高航天发射质量,各系统组织了防三误(误指挥、误口令、误操作)问题大讨论、质量管理体系再学习等工作。把以前经常出现过的系统故障翻出来,重新进行梳理、对风险漏洞重新进行分析,排查有没有当时轻易放过的隐患。

长征五号B首飞任务“01”指挥员胡旭东:“成功并非一朝一夕”

胡旭东表示:“数据复查结果显示,我们做的所有工作都是精准可靠的。经过质量复查整顿,文昌发射场没有被失利击垮,反而对长征五号B成功发射的信心更足了。”

看着大屏幕上“祝贺长征五号B首次飞行任务圆满成功”的画面,胡旭东笑着告诉记者:“今晚给自己放假,回去至少睡7个小时。”说完后他就起身走向发射塔架,继续现场查看发射后撤收工作。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退休教师姜慧娟曾是胡旭东的大学班主任,谈及胡旭东,她感慨万千:“毕业10多年他默默无闻,几乎和外界没有任何联系。同学想他,可没人知道他在哪儿?具体从事什么工作?身体怎么样?原来他是航天人,干的是惊天动地事,做的是隐姓埋名人。作为老师我为旭东骄傲!”

“‘胖五’的成功发射是国人的骄傲,而更令我骄傲的是此次火箭发射任务的‘01’号指挥员是我们东大能源与环境学院的胡旭东学长。还记得胡旭东学长在16年回到母校,‘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让我第一次领略了中国航天人的风采,感谢胡旭东学长以及所有中国航天人为祖国做出的突出贡献。未来,我将以学长为榜样,练就过硬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努力争取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东大能源与环境学院本科生吴笛告诉记者。

来源:江苏科技报 通讯员:李帆 张末 杨柳 唐瑭;记者:孟婧

图片来源:文昌航天发射场 东南大学



2020-5-6【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