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什么?
或许你的回答是一叠叠书本
是脚下的足球或是指尖的钢琴
而她们会说
青春是 肩上的责任和 心中的远方
真正的军营是什么样子
两年的历练会带来哪些改变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东大女生与 军营碰撞出的火花吧!
王雅霖 ,艺术学院2019级研究生,2015年至2017年服役于某武警部队,服役期间曾获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通信总站 “优秀义务兵”称号。
参军的梦想
“参军的主要原因,就是想要 报效国家。我从小时候就对军事很感兴趣。长大看了 《士兵突击》,更是发现了自己 对军营的热爱,想真正体验一下军营生活,于是就在大学期间报名参军了。”
从初中起, 许三多这个人物形象就在王雅霖的心里悄然扎根。从单纯的崇拜,到毅然跟随,曾经容易浮躁的她,也希望自己能和许三多一样,变得 踏实而笃定。
“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这是许三多在草原五班的生活,也成为了王雅霖在军营中的信条。
军营初体验
王雅霖所在的部队,训练相当严格,休息时间不能使用手机,外出的机会也不多,只有在周六周日才会有一些集体活动,比如在地下室跳健身操等。于是, 看书成了她喜欢的放松方式。
“
当兵的两年,不管是小说也好,还是其他的一些专著也罢,看了有30多本吧。其中 《普京传》就是在这期间看完的,从普京自述的六十年过往人生中,我了解到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是部队让我逐渐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
当初,因为把许三多作为偶像,也因为向往部队里那份 真挚的战友情,王雅霖选择了参军。现在,她和战友们每月仍保持着联系,她们也相约要再次回到北京,回曾经挥洒汗水的地方相聚。
迎接新生活
在王雅霖看来, “女兵”只是两年军旅生活带来的另一身份,它不是头衔,更不是光环。退伍之后的她们,仍会回归普通大学生的生活方式。
面对小两岁的同学,抑或是“久别重逢”的学业,复学后是否会有压力?她自信地表示:“我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是多少岁的状态。例如在现在的班级里,同学们大概比我小两到三岁,但是我觉得没什么,我还是像个小孩子一样。”
在部队经历两年磨砺后,王雅霖的执行力、耐性和抗压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现在的她正以 饱满的姿态迎接全新的生活。
若有战,召必回
王雅霖曾经的一个战友,报考了军医大学,这次武汉暴发 新冠肺炎疫情,他随部队去了 一线。
王雅霖对此感触颇深,她表示“爱国有很多方式,但是对于我们这些老兵来说,爱国就是 ‘若有战,召必回’——如果国家有需要,我一定会第一时间出现。”
吾亦愿为红玫,温柔不掩铿锵。“若有战,召必回”是一个军人最坚定的诺言。
青春的期许
对于有意愿参军的学弟学妹,王雅霖这样说:
“
如果你不去当兵,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能受多大的苦,能受多大的累,自己的底线到底在哪里 。 参军是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在部队里努力做自己,在保持本心的状态下去努力的适应生活。这是我自己的理解。所以说如果考虑好了,就可以去!
”
愿意参军有无数种理由,然而不愿意,大多数是因为怕苦怕累。幸而,我们的认知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相信不久的未来, 大学生的国防意识会越来越强,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秉持前辈们的意志,去选择征兵入伍,去选择 报效国家。
听完王雅霖的故事
你是否也对 军营生活产生向往了呢
2020征兵季即将开始
3月28日20:00
东南大学国防军事实践团
将举办线上宣讲会
有意向的同学可以扫码入群
获取更多信息哦~
部分内容来自公众号“东南学工家”
配图摄影丨解子良 杭添
采访丨宋霆
编辑丨周午凡
2020-3-27【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