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网讯(通讯员 崔玉艳 程守勤)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在祖国大地肆虐。在这场战“疫”中,各大医院的呼吸科、重症医学科、感染性疾病科等科室站在了抗疫的最中央。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作为南京首批定点收治新冠肺炎的医院,紧急部署抗疫工作。1月17日呼吸科接到紧急指令后全员投入,拉响战“疫”号角。1月21日,呼吸科负责人朱晓莉主任医师、呼吸科王西华主任医师成为医院新冠会诊专家组成员,宣布呼吸科正式打响新冠肺炎防治第一枪。
中大医院呼吸科医生在湖北、南京两地驰援
全员积极响应 投入抗疫战斗
1月22日,随着急诊夜间就诊人数增多,医院启动了晚间急诊加强。1月23日大年二十九,在傍晚时分,发热门诊接诊2位高度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接上级通知后,呼吸科住院总吴婷吴婷迅速穿戴好防护设备,安全转运两位疑似患者至10号楼日间病房。“推开日间病房大门的那一刻,标志着新冠肺炎隔离病区正式启用。”此时,呼吸科韩淑华副主任医师临危受命,全面接管隔离病区诊疗工作。从大年二十九起,韩淑华一直坚守隔离病区,无假、无休。直至2月3日隔离病房撤离,韩淑华才终于结束24小时随叫随到、连轴转的加班模式。
疫情就是命令。1月25日中大医院呼吸科全员响应医院号召,停止春节休假,全员紧急回宁上岗。呼吸科二病区改造为感染隔离病房,朱晓莉主任医师、张梅副主任医师、张立主治医师、何灿住院医师穿戴隔离防护服,进入新冠肺炎隔离病区开启战斗。疫情期间,医院隔离病房共收住疑似患者9人、病重3人,其中2人确诊新冠肺炎后转入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分院诊治,其余患者解除隔离后转入呼吸二科感染病区继续诊疗。
自1月31日起,呼吸科住院总丁文筱、吴婷便承担起全院住院患者新冠核酸咽拭子的筛查工作,和医务处、日间病房联动,完善咽拭子筛查流程,分配预约时间,避免患者聚集,“稳、准、快”完成操作,每日筛查咽拭子120—180份。
两位医生先后驰援南京二院
1月27日大年初三,中共党员、呼吸科陆远主治医师响应医院号召,紧急支援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分院,进入新冠肺炎隔离病房与疫情展开战斗。“当晚零点就到隔离病房上班了,先后来了几位疑似患者,写病历,开医嘱,一阵忙碌,忙完已是凌晨4点。”陆远说。3月12日,陆远在圆满完成抗疫任务,在结束隔离观察后马上回归呼吸科病房工作。“已经隔离14天了,特别想早点回来上班,和大家一起并肩战斗!”
中大医院呼吸科医护在隔离病房战斗
1月31日上午,根据南京市卫生健康委统一部署,呼吸科汪群主治医师前往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分院,驰援新冠肺炎救治工作。汪群所在的病区,是新开的隔离病房,当时有近30名医护人员,轮番24小时值班。“穿戴好全副武装开展工作时我常感到心悸,连续几天心率持续120次/分,但我对自己说:无论如何必须坚持下来!”。“最希望看到的是病人的咽拭子转阴,胸部CT好转。这比什么事情都令我们高兴!”目前,汪群已圆满完成任务并回到科里上班。
巾帼不让须眉 她第一时间报名驰援武汉
2月1日,接到上级紧急通知,武汉医务人员告急,急需呼吸科医师支援,一时间呼吸科医生纷纷请缨。张立主治医师第一个拨响了朱晓莉主任的电话:“主任,请让我去!”当天动员,次日出发,张立成为医院第一名援驰湖北的呼吸科医生!在出征仪式上,张立匆匆减去留蓄多年的秀发,作为医院援驰湖北医疗团队中唯一一名女性,张立尽显巾帼不让须眉的本色。到达武汉后,张立立即被分配到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她主动承担起呼吸重症监护的工作,接管了危重疑难的病人。由于医疗人员紧缺,防护物资有限,张立白班工作9小时,夜班长达15小时,在全副武装下,一个班次下来常常汗水湿透衣背,体力透支。张立说:“虽然体力消耗大,但看到病人病情好转,心情喜悦。有位即将出院的患者,连夜亲笔给我们写下足足三页纸的感谢信。作为医护人员,能得到患者如此的回报,此生足矣。”
在张立驰援过程中,还发生了个关于口罩的小插曲。在武汉一个工作日9小时只有一个N95口罩,张立担心时间太长不能有效防护,“大家还有没有N95口罩?”她在呼吸科医师微信群里求助。其实,即便是呼吸科医师,在病房工作时仅有普通外科口罩。于是,吴颖医生立即联系海外朋友,高价购买到一盒N95口罩20只,火速寄给张立。吴婷医生也将家人给她的6只N95口罩寄给张立。韩淑华副主任医师多方联系朋友、爱心企业,募集到两大盒N95口罩,缓解了燃眉之急。
湖北再告急 又派出两位医生驰援黄石
随着湖北再告急,医院接到紧急通知,再组织医疗团队赴湖北救援。2月11日,作为江苏省对口支援黄石医疗队队员呼吸科张蔷副主任医师、丁明主治医师奔赴黄石一线。根据整体工作部署,张蔷被任命为黄石市中医医院(传染病医院)病区业务主任,支援重症病区。面对不少病人基础病多或是高龄,随时有可能病情恶化,她每天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上午或者穿防护服进舱查房,或者在办公区梳理化验检查及修改患者医嘱;下午专家组碰头进行病危病重患者诊疗方案讨论,商讨最合适的方案;晚上参加医疗队病区负责人工作会议,交流反馈情况。张蔷开玩笑地说:“每天都有奔赴战场去战斗的感觉,严防死守,不能有一丝松懈!”。面对疑难病例,张蔷积极联系大本营各科专家,隔空会诊,确保患者得到精准救治。
张蔷在黄石驰援工作中所表现出较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了黄石市中医医院领导的高度肯定。如今张蔷仍奋战在一线,肩负起黄石当地另外一家三甲医院——爱康医院的医疗指导工作,每天对发热门诊、留观患者、隔离病房患者进行筛查和会诊。“我儿子在国外给大家募集了一批捐赠物资,已寄回南京,请查收!”身在黄石的张蔷在抗疫的第一线仍然牵挂医院大本营中的同事们,将越洋而来的物资捐赠给医院,留给自己最亲密的同事。当同事们拿到张蔷主任捐赠的抗疫物资时,心头更是一阵温暖。
“我在这里一切都好,请大家不要惦记!”丁明主治医师到达黄石后第一时间给大家发来信息。丁明驰援黄石市中医医院,他所在的是普通病房,已按照他的建议效仿江苏流程进行改造,使得分区更合理,有效的减少医护人员的感染。丁明是个大个头,身高179cm,体重85公斤,穿脱防护服很费劲,每次都要比其他医护人员加倍小心。由于该病区医护人员都是临时抽调组成,没有呼吸和危重症的专科医生,患者的血气检查一直被搁置着。为了进一步掌握患者氧合情况,准确把握病情轻重,结合影像学表现,做好患者的分流管理,丁明建议给重症患者做血气检查。戴着三层手套增加了操作难度,但只要丁明在,总能一针见血,患者们都顺利、快速完成了检查。目前,丁明仍在黄石一线坚守。
护理玫瑰 铿锵绽放
疫情期间,无论在疫区前线还是后方大本营,呼吸科护理团队都展现出最为专业、最为打动人心的一面!除夕前夜,新冠肺炎隔离病区正式启用,孙丽护士当晚被紧急抽调至隔离病房值夜班,想到她家里还有一个五个月的奶娃子,护士长立即安排另一名骨干护士进行替换,拨通孙丽的电话后,听到的却是:“护士长放心,家里我安顿好了,现在已到达隔离病房!”“不行,你还有小宝宝需要照顾!”张义静护士长说道。“我老公很支持我,他说家里一切放心,两个孩子都交给他,如果不行就提前断奶!”孙丽无比坚决,最终圆满完成隔离病房的抗疫任务。
疫情每天都在变化,大年初二的晚上突然接到支援小汤山医院的通知,根据支援人员资历要求临时通知两名护士后,护理姐妹们毫无迟疑地一口答应,次日所有护士取消休假返回南京待命,大家都说:“我们时刻准备着被召唤,这是一项光荣的任务”。
为更好应对新冠病毒的严峻形势,根据院领导要求,呼吸二病区改建为感染性疾病隔离病区,护士要紧急转运患者。面对这么多危重病人,面对实习护士的全部撤离,面对呼吸机、监护仪、气垫床、肠内营养泵这么多设备,借仪器、改排班,在张义静、李娟两位护士长的统筹安排下全体护士加班加点、毫无怨言,只为确保所有患者安全、满意地完成治疗直至出院。
2019年末至2020年初新冠肺炎席卷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也在这场考验中交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用实际行动阐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关爱之心和守望相助的高尚情怀!如今疫情还未解除,中大医院呼吸科战队将继续在这场战“疫”中奋力拼搏、砥砺前行,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2020-3-20【龙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