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共话“交通强国”,东南大学交通学院30周年庆典暨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建设论坛举行

发布者:唐瑭发布时间:2019-11-02浏览次数:1202

交汇点讯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三十周年庆典于11月2日上午举行,当天,“交通强国”战略下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建设论坛开幕。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始肇于1921 年国立东南大学交通运输系,茅以升开基立业,余立基、戴居正、刘树勋、方左英、方福森“五老”苦心孤诣,唐念慈、徐吉谦、邓学钧、邵容光、陈荣生等敢为人先,于1989 年成立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系,多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 计划、863 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 300 余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 15 项,部省级科技进步奖 160 余项。2012 年、2017 年,在连续两轮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名列全国第一;2017 年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入选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庆典上,交通学院特别颁发了三十周年庆“杰出贡献奖”,感谢为学院做出重要贡献的教师代表,他们是:

原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989年运输工程研究所首任所长邓学钧老师;

1989年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系首任系主任,1995年交通学院首任院长陈荣生老师;

东南大学交通工程专业创始人、学科创建人之一徐吉谦老师;

原港航工程系主任、交通学院副院长周福田老师;原桥梁工程系主任、研究所所长叶见曙老师。

当五位老师上台领奖时,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杰出贡献奖”代表邓学钧老师发言


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左惟致辞表示,交通学院独立建制30年的历史是东南大学在家国担当中不断发展壮大的真实缩影,凝聚了一代代交通人与国同行的国家记忆。他强调了在交通强国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交通人的使命与担当。在交通学院30周年庆典之时送上美好祝福,希望学院能够诚守初心,再续华章。

“建设交通强国,是一项长期的重大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接续奋斗。”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理事长史和平认为,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作为呼唤新担当。他希望借此学科建设论坛契机,与东南大学交通学院继续加强合作交流,更好地促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围绕母校的今昔变化以及多年工作感悟,校友代表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张亮发言表示,工作后始终铭记母校“止于至善”的校训,铭记学院老师们的教诲和希冀。作为交通学院的学子,无论毕业多久,无论身在何方,他都会心系母院发展,力所能及为东南大学交通学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科技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卫校友,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校友等也通过贺信对母校东南大学的培养表达了感谢,肯定了交通学院30年所取得的成绩。


庆典大会上,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分别为合作企业单位、优质就业基地授牌,为校友颁发捐赠证书;并与在场33所高校院系共同号召:以交通强国发展战略为导向,以培养新时代交通运输领军人才为己任,共创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力量。

三十年,由“规划”、“斟察”、“设计”等组成的传统交通运输工程学变为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新型交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教授的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天,“交通强国”战略下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建设论坛开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中国科学院院士赖远明开展了主题论坛报告会。论坛中,交通学院各学科将围绕自身发展,邀请校友、企业展开研讨会,共商学科发展,推进合作交流,为服务国家战略和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加快交通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翁孟勇,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理事长史和平,中国科学院院士赖远明,重庆交通大学校长唐伯明,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交公路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长裴岷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张亮,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左惟,副校长黄大卫、刘攀,交通学院相关领导,兄弟院校领导,企业代表,交通学院校友,在校师生等1200余人出席了当天的活动。

交汇点记者  蔡姝雯  通讯员  唐瑭  摄影  刘莉



2019-11-2 【交汇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