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和肺癌的距离有多远?在被查出肺结节后,有些人如惊弓之鸟,焦虑又恐慌;有的人完全不当回事,连定期随访都不放在心上。中大医院相关专家今天(0622)在“第四届早期肺癌规范化诊治新进展高峰论坛”上指出:该院对肺结节诊治采用全程管理模式,查出肺结节“要不要治”、“怎么治”都有章可循。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结节被称为肺癌的“爸爸”。
肺结节的检出率有多高?中大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朱晓莉介绍:该院体检中心2018年数据显示:在近万名前来体检的普通人群中,肺结节的检出率为46%,相当于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被查出肺结节。
朱晓莉说:被查出肺结节后,患者容易走两大极端。要么过度恐慌,不管结节大小,一切了之,导致过度治疗。要么完全不当回事,等症状出现时,已延误了治疗时机。其实,这两种心态都不可取。该院对肺结节诊治采用全程管理模式,明确:小于5毫米的微小结节可以在基层医院进行管理;5至10毫米的小结节可以在有诊治经验的医院如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分中心管理;对于大于10 毫米的肺结节则应该尽早诊断,及时治疗。
“有些人发现了肺结节以后就以为是得了肺癌,在短时间内,频繁的做CT,看一家医院做一次CT,过度诊断的结果会导致射线的辐射损伤。还有的人发现肺结节以后,他就认为,不管良性、恶性,我先开刀,否则他难以承受心里的压力。那么这种过度治疗的结果就导致很多良性疾病的病人被误切,那么肺脏是不能再生的,若干年后会出现肺功能下降等情况。”
不少肺结节患者困惑:对于同一病情,不同科室、不同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差异很大,甚至截然相反,让患者无所适从。对此,中大医院开设肺结节多学科联合门诊,由呼吸内科、胸心外科、医学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为患者“把脉”,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朱晓莉说:直径小于8毫米的肺小结节,只有2%-3.6%是恶性的。有些磨玻璃结节患者第一次就诊时,医生很难鉴别是炎症还是早期肺癌,为避免发生误诊,医生常常会建议患者先观察3个月再复查,不建议立即手术。若3个月后,肺结节没有消失或增大了,需进一步检查考虑是肿瘤,实施手术也不迟,这样可以避免过度诊断及延误治疗。(通讯员 王倩 崔玉艳 程守勤 记者 杨洋)
2019-6-22 【南京新闻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