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6月22日讯(通讯员 王倩 崔玉艳 程守勤 记者 杨彦 )6月22日,记者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主办的“第四届早期肺癌规范化诊治新进展高峰论坛”、“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肺结节和肺癌MDT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中国肺癌防治联盟智能惠众江苏行暨国家继续教育学习班上获悉,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目前中国有1亿肺结节患者,其中有8000万患者都是小于8mm的小结节,只有2%-3.6%是恶性肺结节。随着肺结节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于肺结节大众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很多人的脑中已经有了“磨玻璃结节很危险”的理念。发现了肺结节,还是“磨玻璃结节”,为什么医生还让我等一等呢?越早切不是越好么?在会上,专家对肺结节也做了进一步的讲解。
大会现场 陈红明 摄。
发现磨玻璃结节,焦虑接踵而来
半年前,30岁的安妮(化名)拿到体检报告时,感觉天都要塌了。CT报告诊断写着:“右肺上叶见磨玻璃结节,直径为7mm。”安妮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一没抽烟,二不下厨房,作息也很规律,怎么就有磨玻璃结节了?是不是快要变成肺癌了?是不是要立马手术呢?……一连串的问题在安妮脑海里不停打转。接下来的几个月,她整天茶不思饭不想,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白天也无心工作,就觉得肺癌近在咫尺。
今年5月,安妮干脆跟领导请假一个月,奔赴全国各地寻求名医看诊。只要一听说哪个专家权威,就立马启程赶往目的地。经朋友介绍,安妮慕名来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提前预约了周四下午4点的肺结节多学科联合门诊(MDT)。经多学科问诊,一致认为根据目前病情,只需要定期随访即可,可以先观察3个月。朱晓莉主任介绍,考虑患者现在焦虑、抑郁的状态比较严重,需要心理精神科来帮助调节心态。经过系统的心理协助治疗以及肺结节的宣教后,安妮逐渐走出了焦虑、抑郁的状态。
不良情绪可能助推肺结节发展
临床发现有些人查出肺结节以后不以为然,不定期随访;但也有不少人过度恐慌,出现焦虑、抑郁的状态。通常来说,女性肺结节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状态。
中大医院肺结节中心最新数据表明,以肺结节为表现的早期肺癌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女性患者有增多的趋势,尤其是40岁-50岁之间女性检出早期肺癌的比例在增加。朱晓莉主任医师解释,临床上经常碰到一些女性患者既没有二手烟史、也不常下厨房。仔细询问病史后医生发现一部分患者有肿瘤家族史。而女性患者容易焦虑、抑郁,也会促进病情进一步发展。
大会主席、中大医院呼吸内科朱晓莉主任致开幕辞 陈红明 摄
专家说肺结节:恶性概率最高的是亚实性结节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肺结节和肺癌MDT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大会主席、中大医院呼吸内科朱晓莉主任在会上指出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预计中国到2025年每年新发肺癌患者将超过100万,目前约75%的肺癌患者在诊断时已属晚期,5年生存率仅约为15.6%。
肺结节是肺癌的“爸爸”,那到底什么是肺结节呢?肺结节是指肺内直径≤3cm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型病灶,小于1cm的被称为肺小结节,而小于5mm的结节称为微小结节。但“肺结节”包含多种疾病,所以肺结节并不等于肺癌。不同密度的肺结节,其恶性概率不同,依据结节密度将肺结节分为三类:实性结节、亚实性结节和磨玻璃密度结节。其中,亚实性结节的恶性概率最高,依次为磨玻璃密度结节及实性结节。
部分磨玻璃结节患者可以“等得起”
朱晓莉主任指出, 如果体检中发现肺部结节或小结节,不要过度惊慌,因为大部分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的,但也不要太过忽视,应及时就医,在医生建议下进行如胸部CT定期随访、肺癌早筛的血清免疫检查、纤维支气管镜、CT定位下穿刺、痰细胞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断很多病人诊断出肺结节后,出现焦虑、抑郁,导致到处求医,甚至盲目地认为只有手术才心安。其实,有些磨玻璃结节患者第一次就诊时,医生很难鉴别炎症和早期肺癌,为避免发生误诊,医生常常建议患者先观察3个月再复查,不建议立即手术。若3个月后,肺结节没有消失或有增大,需进一步检查考虑是肿瘤,再行手术也不迟,这样可以避免过度诊断及延误治疗。
朱晓莉主任介绍,该院对于肺结节诊治采用全程管理模式,对于小于5毫米的微小结节可以在基层医院进行管理;5至10毫米的小结节可以在有诊治经验的医院如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分中心管理;对于大于10 毫米的肺结节则应该尽早诊断,及时治疗。
自查:你是肺癌高危人群吗?
朱晓莉主任医师指出,对于普通人来说,盲目、过度体检是没有必要的,需要避免过度治疗。而对于肺癌高危人群是需要每年做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所谓的“肺癌高危人群”,即45岁以上、有肺癌家族史、吸烟≥20包/年,其中也包括曾经吸烟,但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以及反复咳嗽3个月以上,无肺炎、慢阻肺、慢性咽炎、慢性鼻窦炎或消化道相关疾病的慢性咳嗽人群。
中大医院开设肺结节多学科联合门诊(MDT)和肺结节专病门诊,为患者提供了更为专业和便利的就诊渠道。“对于肺结节患者中高度疑似肿瘤的,每周四下午4点,中大医院肺结节诊治中心采用多学科会诊(MDT)的模式,以呼吸内科、胸心外科、医学影像科、病理科等科室专家为主要成员,囊括了肿瘤科、检验科、介入科、核医学科等科室专家,对来自省内外各地的疑难杂症患者进行恶性概率分析。”朱晓莉主任医师说,经多学科会诊后制定最优化的治疗方案,对患者来说是最受益的。
2019-6-22【扬子晚报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