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18日,由江苏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首届江苏省研究生英语翻译大赛在东南大学举行,来自全省3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25名选手参赛。
本次大赛分为口译和笔译两组,口译由主旨口译、对话口译、会议口译三个环节组成;笔译包含英汉双向翻译。据参赛学生介绍,比赛考题涉及领域广泛,以主旨口译为例,包括共享单车、无人驾驶等时代热点话题,参赛学生需要在听完录音45秒内翻译出主要内容,同时考验学生的英译汉和汉译英的水平。由于本次大赛不要求“专业对口”,因此有不少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参赛。
程苏玉是南京大学翻译系研三学生,但她的专业方向是笔译却参加了口译组大赛。她告诉记者,很多人参赛其实都是为了将已有的知识领域拓宽一下,给自己增加更多的技能。
据介绍,此次比赛为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英语才能的机会,也为社会提供了一个输送优秀翻译人才的平台。有参赛学生告诉记者,在中译英环节涉及到一些中国元素和中国文化的内容,是大赛的难点。从英语专业发展来说,未来需要的是既了解中国国情与中国文化,还要具有较强语言能力,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性人才。 王尧是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硕士二年级学生,参加完比赛她感慨自己中译英火候“还不够”。她告诉记者,自己曾看过外文局一篇领导人讲话翻译稿,开头是“春夏之交,草木际天”,英文翻译是in the delightful season of late spring when the skyline is all lush green,既保留了诗的韵味,又描绘出了诗中的意象。像这样的翻译水平,才是她想将来想要达到的目标。
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美华告诉记者,随着中国影响力的不断提高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将来中国的企业要走出国门,需要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而优秀的翻译自然首当其冲,培养具有较强语言能力,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型人才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研究生教育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