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昨日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包括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江苏共有15所高校入选。其中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入选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13所高校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双一流”江苏高校共有43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公布,意味着“双一流”建设进入实施操作阶段。扬子晚报记者 蔡蕴琦
背景“双一流”建设因何而来?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总体目标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权威解读“双一流”
“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是如何遴选认定的?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权威解读。
1、“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如何认定?
三部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双一流”建设高校通过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动态筛选产生,认定遴选程序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根据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及三部委《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组建“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具体承担遴选认定和审核建设方案的有关工作。
第二步,依托专家委员会,以学科为基础,确定遴选认定标准,产生拟建设高校名单及拟建设学科。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议名单基础上,综合评价论证提出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议。此后,根据专家委员会的建议,三部委审议确定“双一流”拟建设高校及拟建设学科名单。
第三步,确定拟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拟建设高校编制论证建设方案,经所属省级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审核后,报三部委。专家委员会对拟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进行审议咨询,首先把牢政治关,其次坚持综合评价和内涵发展导向,逐校对建设方案提出具体咨询意见。三部委研究后,根据咨询意见通知有关高校修改完善建设方案,并对修改完善情况进行核对把关。
第四步,三部委根据专家委员会意见,研究确定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报国务院批准。
2、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何设立A、B两类?
据介绍,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遴选,既要体现冲击一流的水平,也要与我国国情国力相适应;既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也要与以往重点建设项目平稳衔接。考虑到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整体建设任务更重,示范效应更加明显,更需要提升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打破身份固化、激发建设活力,将一流大学区分为A、B两类。这样做主要是希望督促所有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加快改革、加快发展,并推动归入B类的高校正视差距、奋起直追。在具体工作中,将做到三个同等,即同等重视、同等建设、同等评价。
3、入选“双一流”是否意味着永远“一流”?
需要说明的是,此次遴选认定所产生的是“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重点在“建设”,是迈向世界一流的起点,而不是认定这些学校和学科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能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还要看最终的建设成效。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遴选认定不是一劳永逸。“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基础,对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实行动态管理。建设过程中,将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和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等情况,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提出警示并减小支持力度。对于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不再具备建设条件且经警示整改仍无改善的高校及学科,及时调整出建设范围。建设期末,将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及整体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期末评价。根据期末评价结果等情况,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有进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按学校代码排序)
A类高校36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B类高校6所
包括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江苏13所入选高校名单)(按学校代码排序)
苏州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河海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江苏高校入选学科名单)(按学校代码排序)
◎南京大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
◎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河海大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江南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