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东南大学武装部 游博
高校国防类学生社团名称各异,但大致可分为4种:国旗护卫队、军事爱好者协会、定向协会、退伍士兵学生组织,这些社团作为学生的自治组织,承担着营造校园国防文化、增强大学生现代国防意识的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当今中国已经并将持续处于和平时期,这样一种长期和平环境容易使一些人忽视国防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天下并不太平,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还存在许多安全隐患,这种公民国防观念淡漠的现状同维护中国国家安全需要是不相称的。那么,通过高校国防类学生社团开展一些活动提高大学生现代国防意识,进而增进全民国防观念,就显得尤为必要。
高校通过积极支持鼓励国防类学生社团壮大发展,从而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积极投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国家培养输送投身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从学生个人层面上讲,激发大学生从思想上参军入伍,为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优化兵员结构,国家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当兵。这带来另外一个问题,有些大学生就是冲着这些物质性奖励参军入伍的,这样一种功利主义思想观念必然会带到军队中去,影响军队现代化建设。
如同当年毛泽东同志提出如何思想建党一样,如何让大学生从思想上自觉接受参军入伍是一个公民应该承担的责任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部分大学生的这种思想动态,国防类学生社团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国防活动,激发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从而自觉携笔从戎,报效国家。有了这种思想入伍的自觉,使命担当,加上在参加国防社团活动中获得的军事知识,就能很好地激发入伍青年保家卫国的热情。
在当今时代呼唤高校国防类学生社团发展壮大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正视它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国防类学生社团面临的客观环境上来看,国防类学生社团在高校学生社团中属于比较特殊的一类学生社团,其业务引导部门多,有武装部和团委。武装部和团委之间权责划分不清,容易产生工作矛盾。国防类学生社团面临的另外一个突出问题是活动经费不足,无固定办公场所。学生社团经费主要来自校团委,但团委拨款有限。如定向协会,社会上有一些赞助商愿意提供经费,有的校团委出于管理上的考虑拒绝了赞助商提供的经费。再者,国防类学生社团毕竟是学生自治组织,部分高校国防类学生社团引导部门简单命令式的工作方法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对国防类学生社团造成伤害。还有,从国防类学生社团自身发展来看,社团活动开展少,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这些问题必须面对并想办法解决。
总之,高校国防类学生社团只要自身努力,克服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上引导部门的重视,社团就会得到健康发展,从而推进学校国防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全民国防教育事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