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晚报】寻找华西坝记忆 东南大学校友铲两箱土回家

发布者:翟梦杰发布时间:2017-05-17浏览次数:452

 


    昨日上午,东南大学医学院原副院长刘岐山一行四人,来到华西医院临床医学院楼前,在当年东南大学(原中央大学)西迁学子学习、生活过的小花园里,铲了两箱土准备带回南京,“来了成都多次,这是最激动的一次,东南大学师生等着我把当年先辈们战斗过的记忆带回家。”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中央大学举校西迁,师生加上家属总计4000多人,开始了为期几个月的漫漫西迁路。”刘岐山说,当时医学院和牙医专科学校迁往成都,借用华西协合大学(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校舍和实验室开学。当时汇聚华西坝的除了中央大学医学院外,还有其他4所大学。在动荡时期生存都很艰难,更别说求学,但师生们的求学热情不减,“敌军对成都的轰炸一般在白天进行,学生们白天就到小树林学习,晚上又都聚到教室上课。那个时候,每次考试都会准备几套题,如果在考试时遭到轰炸导致考试中止,等到轰炸结束后,又会考另外一套。”刘岐山说。

   今年75岁的东南大学医学院公卫学院教授龚建新,参与过当年从成都接回学生的任务,他说,今年是东南大学西迁80周年校庆,走一走学校前辈走过的路,让学生知道中央大学在抗战时期办学的困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集体主义观念有很重大的意义。成都晚报见习记者 章玲 实习生 肖心雨 摄影 王欢


2017-05-17【成都晚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