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南京市文广新局、南京市博物总馆主办,南京市博物馆、金陵竹刻艺术博物馆、江苏省竹刻艺术研究会承办的“刻意江南——刘灿铭书画扇面展”在南京市博物馆一进西厢房展出。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所以竹刻在中国也由来已久。竹刻成为一种艺术,自六朝始,直至唐代才逐渐为人们所识,并受到喜爱。竹刻发展到明清时期大盛,竹刻家们雕刻技艺的精湛超越了前代,涌现了诸多竹雕大家。明清时由于文人书画家的介入,竹刻更趋文人气息,竹刻与书画的结合蔚然成风,书家家手执一把折扇已成时尚。 刘灿铭先生很多年前就关注竹制品与书法的结合,比如香筒、臂搁、扇骨等。早年开始收藏并与国内优秀画家合作折扇,一面画一面书,注重扇骨与折扇面的统一。
此次展览汇集了刘灿铭先生和诸多国内和省内著名画家边平山、常进、朱新建、徐建明、聂危谷、徐培晨、喻慧等共同创作的扇面作品,雅致的扇骨配上画家们一幅幅水墨丹青,大气又不失典雅,乃是书与画以竹刻为媒介的一次完美结合。(陈东)
刘灿铭简介
东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民盟中央委员、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文联委员、教育部美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民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江苏省竹刻艺术研究会会长、民盟江苏省委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民盟国风书画院院长、泰州书画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