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30 【凤凰网】
2016年12月下旬,连续多天的恶劣雾霾天气席卷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且达到今年的最高预警,全国多地陷入重度雾霾。中国各地正积极作为,保障各项治理措施落实,积极应对雾霾。而大面积重污染天气引起老百姓的广泛危机意识,大家最关心的是如何保护好自己。
雾霾天气,防雾霾口罩成为每个家庭的出门必备的“防霾神器”。近日,东南大学海归教授孙立涛带领学生们共同研发的石墨烯基防霾口罩第一批产品面世,并在东南大学举行了发布会。这种口罩的过滤层由改性的石墨烯与滤芯基材复合而成,经第三方测试,对pm2.5的去除率高达97.1%以上,同时它的孔隙率大,透气性好,戴起来呼吸不会感觉闷。最主要的是它解决了长期以来基于静电吸附法的防霾口罩在使用过程中防霾率大幅下降的问题,让百姓对防霾效果更放心、更安心。
12月28日凤凰江苏“心·闻”点赞活动走进这个科研团队所在的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探索这所拥有着为发展科学、振兴中华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的百年高校里的创新因子。
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是集教学、科研、科技开发为一体的重点学院,曾培养出刘盛纲院士、韦钰院士、黄如院士等一批科学家、教育学家和企业家。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2012 年学科评估中位列全国第二。
除了产、学、研的有机发展,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更是以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备受用人单位的赞誉,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达100%。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教评价网和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共同完成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中,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近三年连续位居全国第一。
凤凰江苏从与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以及孙立涛教授的近距离接触中,就能感受到这所百年名校的精彩与活力。
王宗辉 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一本科生班长
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一本科生班长王宗辉表示:是对“芯片”、“电路板”的好奇和向往,陪伴他走过高考圆梦。2017年,希望能在电子学院扬帆起航!
邹少锋 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二本科生
大二本科生邹少锋对自己2016年的关键词概括是学习、成长、进步,从点亮一盏LED灯,到让机器人踏步走,再到获得国家奖学金荣誉,每一个进步时刻都让他欣喜若狂。2017年里,他希望能成为技术牛人!
曹闫鹏 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三本科生、
学院学生科协主席
“2016接过电子学院学生科协接力棒,获得江苏省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江苏省FPGA应用系统设计邀请赛英威腾杯等。2017年,期望能坚定信念,志之所趋,无远弗届!”是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三本科生、学院学生科协主席曹闫鹏对自己的总结和展望。
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
车永越、郭钰、张冰鑫(从左至右)
而大四即将毕业的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张冰鑫带领团队夺得“创青春”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金奖同时,获得了德州仪器公司华东区唯一的本科生offer;车永越则获得了2016年年度模拟电子系统设计邀请赛全国一等奖第一名。同时,被保送至学院电路与系统实验室读研。大四本科生党支部书记郭钰则获得了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荣誉。同时,也正在积极申请去世界著名学府继续深造,学成后报效祖国。
从这三个即将参加工作、成功保研、出国升造的大四同学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群年轻学子身上那股青春激扬的朝气,以及不断进取的勤勉,我们期待他们的未来更加美好。
黄新锐 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OSC实验室硕士生
踏实沉稳的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OSC实验室硕士生黄新锐向凤凰江苏欣喜地表示:“2016年,我们团队基于OSC中心前期研究的科技作品继2015年获得“挑战杯”全国二等奖后,成功孵化出2016年的“创青春”全国金奖。2017年,希望能顺利完成课题项目。”
万树 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博士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队长
对于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队长万树来说:坚持,感恩,成长是他2016的关键词。2016年,他首次踏入人民大会堂,代表团队领取了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奖。那一刻无比荣耀,永刻于心。2017年,万树期待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科研创新工作。
孙俊 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生
同样是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博士生,孙俊表示:2016年, 科研继续在路上,他作为江苏唯一博士生代表,获得了第十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017年,期望在原位电子显微学领域继续做一些既有趣又有意义的创新工作。他为自己点赞,为东大电子点赞!
毕恒昌 常州碳星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在东南大学礼西实验室里,目前已是常州碳星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的毕恒昌表示:“2016年,我博士毕业,将我们团队的石墨烯基防霾口罩投入产业化试生产。2017年,我希望将已研发出的水处理、空气净化等成果尽快产业化,改善环境。创新创业,任重道远!”他的目标就是创新、创业、改变生活。
东南大学-FEI纳皮米中心 团队风采
孙立涛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东南大学-FEI纳皮米中心主任、东南大学-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先进碳材料应用联合研发中心主任
作为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今年销量火爆的石墨烯基防霾口罩背后科研团队的领头人,孙立涛教授欣慰地感叹道:“2016年,学院的学生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再到博士生,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我要为我们的学生点赞,同时也要为我们学院的全体教师点赞!他们(学生)所取得的每一份成绩的背后,都有很多辛勤的付出。而且这种付出是长时间的,在这期间一直有很多老师在背后默默地支持,学生所取得的每一项创新成果可能都需要至少3-4年的时间,甚至更长。我要为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和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因为他们对东大电子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这些对于东大电子的未来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2017首先是祝愿所有的老师和同学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其次希望大家能够一直坚持这种执着的精神。每一次所取得的成绩都是基于长期对某一件事的执着,只要我们每一个人能执着的把一件小事做好,我们所有的电子人加起来就能做好一件大事。希望东大电子的所有老师和同学继续秉承这种执着和坚持,为我们的生活和未来创新、创业、创精彩!”
虽然与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相处的时间,只有短短大半天。但从他们的言谈举止和眼中坚毅的眼神,我们看到了不同寻常的智慧和活力。我们想对他们的科研团队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对人类环境做着看似微不足道却至关重要的贡献。我们也相信东大电子的同学未来一定有着广阔的道路和光明的未来,我们为青春喝彩,我们为东大电子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