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东大团队解读南京长江大桥桥栏上的浮雕故事

发布者:翟梦杰发布时间:2016-10-23浏览次数:326

2016-10-21 【扬子晚报网】


北京车站

    扬子晚报网10月21日讯(记者 张可)南京长江大桥封闭维修的时间最终尘埃落定,公众对交通疏导、加固方式高度关注的同时,却容易忽视2014年大桥被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还是一座“文物建筑”。昨天,大桥文保设计负责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淳庆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修缮后不仅要恢复大桥各种经典景观,还将纠正关于桥上浮雕装饰一些流行的错误说法。

边防战士

    桥栏杆上有多少朵向日葵,连百度百科也搞不清

  2014年南京市公布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南京长江大桥确定为鼓楼、浦口两区共管的不可移动文物。自此,大桥又多了一身份——“文物建筑”。此次长达27个月的封闭维修,文物修缮也是其中重要内容。

  作为此次文物保护设计的项目负责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淳庆对大桥的历史、现状进行了系统调查。“根据文物修旧如旧的原则,知道以前是什么样,才知道怎么修,我们跑了武汉、南京的几家设计院、档案馆,走访了东南大学钟训正院士等大桥始建时的设计专家,找了几乎所有关于大桥的图纸、记录、材料、历史照片,同时在现场进行勘察、测绘。”淳庆告诉记者,经过这一番调查他发现网上许多资料都是错的。

  “我们常最用的百度百科,上面说大桥公路桥两边栏杆嵌着202块铸铁浮雕,其中100块向日葵镂空浮雕,96块风景浮雕,6块国徽浮雕。我们数了几遍发现错得很离谱。”淳庆介绍,铸铁浮雕202块总数没错,但向日葵浮雕应为98块,风景浮雕应为98块,剩下的6块浮雕是麦穗、齿轮、红星组成的图案绝非国徽,应该是“工农兵”的象征图案。“很多写文章喜欢参考百度百科,所以错误说法以讹传讹流传甚广,这次调查把准确数字弄清楚,希望进行纠正。”

草原牧马

    首次完整解读栏杆浮雕,撞掉的一块“草原牧马”将恢复

  公路桥栏杆上的浮雕,是桥头堡外另一个标志景观,特别是98块风景浮雕,以史诗画卷的气魄描绘了南京长江大桥建造同期,祖国山河风貌和新中国建设的巨大成就。淳庆介绍,98块风景浮雕画面共有20种,分别是:北京车站、大庆油田、大寨英雄田、边防战士、钢都鞍山、抚顺煤矿、东北森林、长城内外、草原牧马、吴泾化工厂、新安江电站、东海前哨、湛江海港、南海渔帆、以岛为家、西南铁路、川藏公路、攀登高峰、沙漠勘探、万吨巨轮。“浮雕上没有文字说明,所以说不清楚,每幅画面的具体内容也是我们这次走访调查后,首次全部准确考证、解读出来。”

  不过,目前栏杆上的风景浮雕只有97块。淳庆介绍,这是因为北堡附近有一块早年被车辆撞掉后用铁栏杆代替。此次调查中,方案设计团队根据《长江大桥竣工说明》中的资料,确定了这块是“草原牧马”,这次修缮也将用原始工艺材料重铸恢复。“此次修缮我们将尽可能使用原始工艺,”淳庆说,“我们发现,大桥不同部位外立面工艺都各不相同,只有保证使用正确的方法,才能不改变大桥原本的风貌,比如桥头堡上钢板制的‘三面红旗’,根据当年专家回忆和档案资料,确定仍使用红色金属漆涂刷。”

川藏公路

   修缮后点亮白玉兰路灯,大桥将如晶莹巨龙横卧长江

  淳庆告诉记者,此次大桥封闭维修除了主体结构的加固之外,还要对南北两岸大、小桥头堡的外立面与室内、公路桥正桥、引桥及回龙桥按照文物标准进行修缮。例如南北两岸大、小桥头堡雕塑表面,要适当恢复原有的色彩。

  “我们发现,正桥和引桥的路灯灯柱现状保存较好,修缮完成后,南京长江大桥将会恢复白玉兰路灯亮化及其它夜景亮化设计,这也是本次修缮的一大看点,这样市民和游客在晚饭后沿着下关滨江带、燕子矶幕府山滨江带或者浦口滨江带散步的时候,重新看到一条晶莹剔透的“巨龙”横卧在长江上。”淳庆表示,未来南京长江大桥不仅是一个重新加固的交通要道,更将成为一个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感受祖国建设光辉历史的知名景点。编辑:肖雷

大庆油田

大寨英雄田

东北森林

东海前哨

抚顺煤矿

钢都鞍山

南海渔帆

攀登高峰

沙漠勘探

万吨巨轮

吴泾化工厂

西南铁路

新安江电站

以岛为家

湛江海港

长城内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