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22 【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2月22日电 (记者 曹玲娟)《了不起的挑战》自播出以来,一直秉持着趣味与“鸡汤”两手抓的理念,受到广大网友们的好评。最新一期节目中,六位嘉宾更是亲自参与进了大众十分关心的“环保”的主题中,向观众们展示出了平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可能没有意识到的浪费与污染。
上周《了不起的挑战》主题为环境保卫战,可开篇任务却是让嘉宾们选择去北极或是马尔代夫旅行,MC们欣喜若狂。可在接连见识了临时搭起的“免税店”,轿车改装的“专机”等让人哭笑不得的设置后,几位MC才了解到又被节目组耍了。最终抵达的旅行目的地是一处上下两层的集装箱,MC就这样开始了“假装在北极”和“假装在马尔代夫”新体验。
原来,本期节目的设置,是通过简单模拟全球气候变暖会带来的一系列导致灾难的连锁反应,以达到宣扬环保的目的。当处于楼下的马尔代夫三人组因不堪忍受高温开启空调,楼上的北极则会相对地开启制暖器(象征温室效应)而逐渐融化,北极冰层融化了的水又将通过管道流到马尔代夫造成“海平面上升”,最终结果是从陆地上消失。
秉承原版《无限挑战》而来的精妙设计还不止“幻想旅行”。在执行主任务之前,节目组以“准备粉丝见面会”为由,让六位MC兵分三路,分别制作食物、采购礼品、洗漱妆化。MC开始并不知是何用意,当被“禁闭”在北极和马尔代夫面对温室效应导致的环境问题时,节目组为他们回放了此前执行任务的视频。嘉宾们这才发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就会做出不环保的行为。MC们的生活陋习导致北极的制暖器逐渐开启,开的越多北极“冰川”融化越快,而处于马尔代夫的三人组则因为“海平面上升”被淹,全部窝在了躺椅上不断自责求饶。
虽然大多数观众认为节目以这样的方式宣传环保很有意义,还有网友留言说“建议老师干脆在课堂上放,比听讲座更有效”,但也有网友指出:节目中的某些细节未免矫枉过正。在沙溢与撒贝宁为粉丝准备礼物的伪任务环节当中,节目中将购买进口水果也算入非环保的行为。这让不少的观众表示不能够理解,“太牵强了”。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钱华教授对此的解释是在进口水果运输过程中也会产生许多能源消耗。但仍有观众不买账。认为专家 “强词夺理”。
然而一些细心的观众指出,钱华教授并没有禁止全球贸易的意思,而是更进一步地关注到供应链碳排放的问题,呼吁大家在能有选择的情况下尽量购买本地水果,号召合理消费,并不是全面禁止。这样的质疑也说明了,生活在地球上,人类的每一种行为都与环境息息相关,所以环保更应从我做起,从点滴小处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