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日,东南大学新生前往九龙湖校区报到入学。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刘 莉摄
“大学,我来啦!”昨天上午,东南大学在南京高校中首先拉开2016级新生开学报到序幕。同日下午,南京大学也开启迎新模式。
绿色通道,贫困生收到大礼包
“欢迎你们!”昨天上午11时许,东南大学校长张广军院士来到设在大学生活动中心的绿色通道,与正在办理入学报到手续的贫困大学生一一握手,并给他们每人送上2000元的东大新生圆梦基金。“真没想到一到学校,就收到校长亲手送的大礼。”来自海南省临高县新盈镇农村的曾薏蓉,手捧圆梦基金,眼圈发红地说。
“8月17号,家访老师就给我们兄弟俩每人送了500元路费、每人一个行李箱。”在东大绿色通道,刚办完入学手续的连云港赣榆区九里乡下木套村双胞胎兄弟新生姜文杰、姜文玉开心地告诉记者。姜文杰、姜文玉母亲身患疾病不能干活,全家仅靠父亲在渔船上打工维持生计。今年高考,两兄弟分别以394分和393分的优异成绩被东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学院录取。“我们俩都申请了生源地助学贷款,加上学校送的路费和行李箱,入学就没有什么困难了。”
东大新生中,贫困生约占20%。东大党委副书记郑家茂介绍,为了确保贫困生无忧上大学,今年学校在暑假中对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了摸底家访,精准了解学生家庭困难实况,对特别困难的学生每人发放500—1000元路费补助并赠送行李箱,还准备了价值500元的新生“三无忧”大礼包,包括:生活无忧——洗漱包及部分公寓化物品;学习无忧——书包、优盘、文具;出行无忧——公交卡。
“小大学生”笑谈上进秘诀
昨天报到的东大新生年龄主要集中在17-19岁,其中“00后”有42人。
在“小大学生”中,最小的女生贾谊格外引人关注。身高1.73米的小贾2001年12月20日出生,被东大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录取。在今年高考中,小贾考出了613分的好成绩,高出当地本一省控线90多分。
“年龄这么小就考上大学,是不是很聪明啊?”面对众多记者提问,小贾一点不怯场。“我4岁上学,一二年级的时候还不太跟上班,后来成绩越来越好,主要一条就是老师上课时认真做笔记,这能让学习的东西得到巩固。我还很注意错题整理,每学期整理的错题都会有一本。”
同样是不到15周岁的“小大学生”,张雨嵩的“上进秘诀”跟贾谊有些相似。“关键是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高中的时候明确自己想考上什么大学,这样学习起来劲头就会比较足,我就是高二的时候确定想上东南大学,所以一个劲朝这个目标努力。”2001年9月16日出生的张雨嵩,来自河北省衡水第一中学,高考成绩高出当地一本线60分。
南大29名厦门新生包机来宁
27日上午,从厦门飞往南京有一个特别航班,机长的广播与众不同。“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南京大学2016级新生及家长,大家早上好!我是本次航班机长,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地质工程专业2007届毕业生宋博雄。我代表全体机组成员欢迎并感谢各位旅客,另代表厦门南京大学校友会欢迎各位新生及家长乘坐厦门航空公司MF8507航班……”
原来,今年南京大学厦门校友会组织2016级的29位厦门南大新生“包机”来宁报到,航班中洋溢着笑容的南大新生和家长,陪同送行的南大厦门校友会代表,加上毕业于南大的航班机长,一下子把这趟航班变成了货真价实的“南大号”。
航班机长宋博雄热情洋溢地说,“我个人也十分激动,能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载着各位新校友及他们的梦想前往南京,也是我作为一名飞行员的荣誉。”
南京大学厦门校友会会长陈国强介绍,往年,厦门校友会坚持为新入学的学弟学妹饯行,但一般都是在厦门本地举行欢送活动。今年因为考取母校的新生数量多了一倍,厦门校友会特别策划了这场以“诚动天下,一鹭同行”的活动,不仅在厦门“包机”,还在南京禄口机场安排了大巴,一直将29名新生和他们的家长直接送到南大仙林校区。
本报记者 蒋廷玉 杨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