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2 大公网
图:蒋维乔(一八七三至一九五八年) 网络图片
蒋维乔与蔡元培等都是近代中国新教育的推动者。他精通文史哲,所撰《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可与梁启超、钱穆二人的同名著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相提并论,是有关方面的先驱著作。中国大学里有佛学课程,是由他倡导的;鑑于佛教传入中国的经过和传播情况缺乏专书,他为此撰写了《中国佛学史》。晚年致力静坐养生之学,《因是子静坐法》及其续编记述了他练习气功的心得和体会。
蒋维乔的著作以往难得一见,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近年陆续印行新版,计有《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中国佛学史》、《因是子佛学入门》、《因是子静坐养生法》和《因是子健康养生谈》,版面设计和印刷装订优雅精緻,倍添阅读情趣。
周佳荣
蒋维乔(一八七三至一九五八年),字竹庄,号因是子,江苏武进(今常州)人。七岁入私塾就读,以学有专精,十六岁时设立私塾,教授兄弟及学生数人。二十岁中秀才,两年后停止教学,专注西学,研习天文、地理及科学知识。
在文教界阅歷丰富
一八九五年,蒋维乔在岁试中名列第三,被调入江阴南菁书院,翌年春又考入常州致用精舍。二十三岁至二十九岁期间,同时攻读南菁、致用两院课程,按月参加考试,课馀则阅读上海出版、梁启超任总撰述的《时务报》等新式刊物。
一九○二年,蒋维乔在上海加入中国教育会,结识会长蔡元培,并参加在张园举行的革命演说活动。不久返回武进,与友人组织常州藏书阅报所和体育传习所,提倡变法兴学和尚武精神,藉以开通社会风气。蒋维乔文武并重,于此可见一斑。次年,他应蔡元培的邀请,赴上海担任爱国学社国文教员,兼爱国女学义务教员。当时《苏报》因刊登宣扬排满革命等激烈主张,遭上海租界封禁,爱国学社受牵连,亦告解散。蒋维乔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主编小学教科书;一九○五年,主持商务印书馆速成小学师范讲习所。一九○七年,兼爱国女校校长。一九一○年编《学校管理法》,清政府誉为“颇多经验有得之所”。
一九一二年一月,蒋维乔加入章炳麟任会长的中华民国联合会;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他即参与起草《中华民国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订定教育部官制,并任教育部秘书长。南北议和后,任北京政府教育部参事,由他草拟的《大中小学制方案》陆续公布施行,至一九一三年十月辞职。此后重返上海商务印书馆,主持编辑中学及师范学校教科书,撰写了〈教育大政方针私议〉、〈硬教育与软教育〉等重要论文,在《教育杂誌》上发表。
阅读佛经研究佛学
一九一六年,蒋维乔重返教育部任职。翌年一月,与黄炎培等六人组织教育考察团,前往日本及菲律宾考察,回国后,分别在北京、天津、南京、上海四地演说考察结果。同年九月,復任教育部参事。
自此时开始,蒋维乔转而阅读佛经,研究佛学,并依照佛法,实行修持。由于他的建议,北京大学哲学系于一九一八年开设唯识科,是中国大学有佛学课程之始。一九二二年六月,蒋维乔在北京组织法相研究会;七月,被任命为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这年十月起,他兼任南京东南大学教师,主讲佛教哲学;一九二五年七月,任东南大学校长,兼授诸子、佛学、哲学。
蒋维乔的著作甚多,教育方面,除《学校管理法》外,有《江苏教育行政概况》;译著方面,有《胡尔德氏植物学教科书》、《新教育学》、《长寿哲学》等。宗教方面以佛学为主,早年有《佛学大要》、《佛教浅测》等,述说佛教义理,復以二书较为简略,因而撰《佛教概论》,详为论析。在此之前,另著《中国佛学史》。此外,还有《孔子与释迦》和《道教概说》等。
《中国佛教史》由商务印书馆一九二九年出版,是较早一部由中国学者撰述的中国佛教通史著作。此书依据日本境野哲著《支那佛教史纲》增补而成,共有十八章,其中有三章是蒋维乔增补的:第十二章〈造像与石经〉,肯定了石窟造像和佛教石经在中国佛教史上的贡献;第十七章〈近世之佛教〉,详述清初诸帝信佛的情况,又指出清末民初居士的勃兴,对佛教復兴影响甚大;第十八章〈近世各宗〉,论述了佛教各宗的代表人物、流行情况及主要特点。当时的佛教史著作,对此多略而不谈,蒋维乔开拓了一些新的领域,使佛学研究更全面地铺开;他的佛学思想,亦在此书中充分地反映了出来。
新近印行的蒋维乔著《中国佛教史》(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二○一三年),书首有邓子美的导读,论述以下四点:一、蒋维乔与境野哲;二、简要系统,不乏卓识;三、语言畅达,不失曲致风趣;四、资料丰富,存阙存疑。结论指出:“本书至少就简明系统、不拘一格而言,在当代仍有独到的价值,可适应多方面的需求。”
《佛教概论》由上海中华书局一九三○年出版,内容丰富,条理清晰,佛教常识应有尽有。全书共十二章,分为〈绪论〉、〈本论〉、〈各论〉三编。刘凌、吴士余主编《中国学术名著大词典.近现代卷》(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二○○一年),对蒋维乔上述二书都作了介绍,指出《中国佛教史》“弥补了其他中国佛教史著作之不足”,对佛教各宗的论述,“更显此书之珍贵,也可看出蒋维乔对佛教史研究所作之贡献”;《佛教概论》“特别是对于难解之名相,均加以浅释。为一本详略适中、适合于多方面需要的佛教理论书。”
蒋维乔著《因是子佛学入门》(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二○一二年),是中华书局《佛学纲要》的新版,用白话文撰写,适合一般程度的人阅读。全书共有十一章,〈绪论〉以下,分述佛教的背景和成立原因、释迦牟尼史略、佛教的立脚点和基本教义、释迦灭度以后弟子结集遗教、佛教在印度的盛衰,都是关于印度方面的史实;第七章概述佛教传入中国的状况,第八章探讨国内外雕印《大藏经》的情形,第九章说明佛教的研究方法,第十章阐释佛教的修行方法,第十一章〈结论〉认为佛教最大目的“是教人修行,超脱生死苦痛”,无论研究歷史、研究教理,均为修行的预备。附录〈佛学大意〉、〈佛教浅测〉、〈五蕴大意〉、〈孔子与释迦〉,可以作为正文的补充。
中国研究佛学的人,向来不甚注意编写入门书籍,徒使初学者望洋兴嘆,蒋维乔此书可说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要认识蒋维乔的佛学思想,不妨从这本书读起。
哲学著作重刊问世
一九二七年三月,蒋维乔赴上海定居。一九二九年九月,应私立光华大学之聘,任哲学系教授;越两年,转任中文系教授。他在光华大学任教二十馀年,其间于一九三八年八月兼任正风文学院院长。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佔上海租界,校方为避免向日伪登记,本部被迫停办,部分教职员创办诚正文学社和格致理商学社,蒋维乔担任诚正文学社主任委员。其后,他曾拒绝应聘日伪暑期讲习所讲师、上海特别教育会副会长之职。抗战胜利后,私立光华大学在上海復校,蒋维乔任该校教务长,兼文学院院长及中文系主任。翌年,兼任上海《人文月刊》社长。此外,又曾兼任上海鸿英图书馆馆长和名誉馆长。
蒋维乔的哲学著作,以《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为代表,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于二○一六年重新刊印。其哲学著作,还有《杨墨哲学》、《吕氏春秋彙校》;他曾与杨大膺合作,著《中国哲学史纲要》和《宋明理学纲要》。以《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为殿军,他的哲学史研究是有连贯性和一致性的。
宣扬科学静坐养生
蒋维乔后期皈依谛闲大师,法名显觉,成为虔诚的佛教徒,又亲随太虚大师学习因明学。他不但精通文史哲,尤擅长气功养生之学。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任气功疗养院院长,此外,又担任上海中医文献研究馆馆长、上海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他曾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苏南人民代表大会,被选为大会主席团主席和常任副主席;嗣后,又被委为苏南区参事。其他职务,包括武进文献社社长、江苏省人民政府委员。
他在《因是子静坐法》和《因是子静坐法续编》中,介绍了练习气功的具体心得和个人体会;其他著作,有《废上朝食论》、《世间禅》等。近刊蒋维乔著《因是子静坐养生法》(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二○一四年第二版),有〈名家评价〉十一则,及沈昌文〈我和因是子老前辈的因缘〉一篇作为〈代序〉,书末还有明代袁了凡著《静坐要诀》作为附编,包括序和辨志篇、豫行篇、修证篇、调息篇、遣欲篇、广爱篇。
另有蒋维乔著《因是子健康养生谈》(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二○一二年)一书,是《因是子静坐养生法》的姊妹篇,此书不但解答了一些有关静坐方面的疑惑,亦阐述了他对“气功治疗法”和“废止朝食论”的见解。
蒋维乔是中国宣扬科学静坐养生的第一人,对养生文化的推广起了很大作用;他在上海开办中国第一个气功门诊,改变了中国传统养生法的发展面貌。从教育家到养生家,蒋维乔的生平和著作,时至今日,仍有很多值得我们注意和珍惜的地方。
(作者系香港浸会大学歷史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