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1 【新华日报】第7版
眼下已进入高校毕业季,高校正在陆续举行毕业典礼。在毕业生告别母校、即将踏上社会之际,大学校长们对他们说了啥?有哪些“醒脑”的临别赠言?
南大校长陈骏:
和衷共济,成人达己
“回望南大114年的峥嵘岁月,其中‘和’的精神内核始终熠熠生辉。”20日,在南京大学2016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陈骏送毕业生们一个“和”字。
陈骏提到前不久和一位年轻院士校友聊天,“他说在学校所学的课程都渐渐地淡忘了,但是学校的文化却始终没忘,而且相信会伴随他一生,我问他印象最深的学校文化是什么,他说是南大老师温和、学生谦和。”陈骏说,“和”是东方式的哲学智慧,“人和”在南大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何达到“和”的境界?陈骏认为,首先应该从“家和”做起,处理好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保障。“心和”也至关重要,心和要做到从容淡定,心平气和。要“和而不争”“和而不俗”“和而不同”。
陈骏认为,一个人如果狭隘地看待一己成功,孤立地经营自身的利益,常常会迷失自己。所以,他的临别赠言是“和衷共济,成人达己”,即达到双方成功,共同繁荣。
东大校长张广军:
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存在的物种既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强壮的,而是最适应变化的物种。”在东南大学2016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该校校长张广军院士借用达尔文说过的一句话,勉励即将踏上新征程的研究生们“顺势创新”。
2016年,东大共有134名博士研究生、2680名硕士研究生毕业。其中,134名获得博士学位的毕业生共发表了179篇SCI论文、139篇EI论文。生物医学与工程学院的张园园,读博期间潜心研究新型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共发表SCI论文14篇,参与申请了5项国家发明专利。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相信每位同学成功的背后一定是付出了百倍的努力。在你们身上,体现了东大人‘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可贵品格。”毕业典礼上,张广军激情点赞。
即将开启新征程的研究生们,未来如何在更大的格局中创新发展?“要勇担使命。”张广军说,当今世界和中国正处于深刻的转型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许多重大问题的解决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创新。研究生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无论身处何处,都要胸怀国家,勇于承担使命,把人生理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实践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