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闻周刊】“江苏高校专业建设校长论坛”在南京举行

发布者:翟梦杰发布时间:2016-06-13浏览次数:152

2016-06-13 【江苏新闻周刊】


    江苏新闻周刊讯:6月12日,江苏高校专业建设校长论坛在东南大学举行。东南大学副校长吴刚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出席论坛并讲话。全省相关高校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负责同志和品牌专业项目负责人参加论坛活动。本次论坛为期两天,有20位本科校长、20位高职院长,围绕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的实施,聚焦高校专业建设,通过理性地批判、建设性地表达,实现“华山论剑式”的思想和观点上的对话与交锋,共同谋划江苏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丁晓昌指出,“十二五”期间,省教育厅在高等教育领域先后实施了高校优势学科、特聘教授计划、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和品牌专业等四项重大工程,累计投入78亿元,四大工程定位不同、各有侧重,导向都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最终目标都是人才培养和学术创新,体现了省教育厅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思维和思路深化,构成了江苏“双一流”建设的1.0版本,有力地支撑了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现代化。


    丁晓昌强调,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永恒主题。专业是学科建设承载的实现人才培养功能的平台和表现形式,学科是专业发展的知识体系基础和支撑;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学科发展的水平,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又促进了学科发展水平的提升。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虽然在建设目标和过程等方面各有侧重、相互分离,但是从资源和知识整合的角度来看,两者之间是协同共生的关系。学科与专业两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以及文化传承的功能。


    丁晓昌要求,各校要坚持立德树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国际视野,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引领,切实加强专业建设,牢固树立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高校专业规划与建设,在编制一流规划、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打造一流平台、造就一流师资等五个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2015年,江苏启动实施“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工程共立项专业258个,其中A类100个,B类100个,C类58个。项目实施一年来,各立项专业突出优势、强化特色、创新机制、打造品牌,付出了艰辛努力,在教师发展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教材资源开发、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学生创业创新训练、国内外教学交流合作、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


    论坛首日,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20所高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分别介绍了各校在品牌专业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


    东南大学副校长吴刚介绍,江苏省去年开始实施的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共评选建设258个项目,东南大学有8个专业入选。东南大学以品牌专业建设为契机,努力营造优良的专业生态布局,目前共设置覆盖8个学科门类的75个本科专业,既拥有在国内高校中名列前茅的建筑土木类、电子信息类、机械动力类、能源交通类等主干学科和专业,同时也建设了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兴边缘学科专业以及适应战略产业发展需要的新专业,比如今年东南大学瞄准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发展趋势,服务国家创新战略发展需要,申报设立了“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成为全国首家开设此专业的高校。


    为促进品牌专业建设,东南大学一方面持续深化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力争学科评估位于前列,推进首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的建设,大力打造江苏高校品牌专业一期项目。其中,以建筑学专业为例,东大创建了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学专业教学新体系,建立了教研融合与多元化优质师资队伍,搭建了“卓越化、国际化、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平台。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优势专业发展,开展省级品牌专业综合改革,加大国家级特色专业投入。(顾红艳 翟梦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