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06 【凤凰网江苏站】
青春是什么?是曾经稚嫩的容颜,是白衣飘飘和风中的单车,是不醉不归的兄弟,是运动场上踢过的球、流过的汗。
6月4日,阴霾多日的南京终于放晴,东南大学1992级与1993级校足球队队员相约南京五台山体育场,以联谊赛的方式相聚,回味过往,共话青春岁月。
比赛现场
跨越二十年有足球的地方就有兄弟
参加比赛的队员均为东南大学92级、93级校友,都是当年校足球队的成员。92级校友身着白色球衣,为“老友队”;93级校友身着蓝色球衣,为“兄弟队”。
在东南大学即将迎来114周年校庆之际,阔别了二十年的校友们应邀从全国各地专程赶来,这场球赛只是他们团聚的节目之一。
“我本人也是93级学生中的一员,曾经与今天在场的不少师兄弟一起度过了难忘的大学岁月,也曾在浦口校区体育场、小营操场为球队呐喊加油。多年不见,大家的头发少了,肚子胖了,但是对学校、对同学的深厚感情却有增无减。”
东南大学副校长吴刚在致辞中这样回忆昔日的求学时光。他动容地说,足球的魅力不在于输赢,而是有它的地方就有兄弟。据了解,在比赛前一天,93级队员刚到齐,便赶往足球场,冒雨进行训练,一如曾经英姿勃发的年少时光。
奔跑吧兄弟永远的少年
93级校友李先生,在场上动作敏捷、反应迅速。“还像当年一样,速度快,耐力好。”场边观战的校友纷纷赞叹。
在大学时代,他曾是江苏大运会的百米冠军,中学就读学校的跨栏记录至今由他保持。如今在江苏连云港就职于电力系统的他,依然常年保持着锻炼的习惯。
“经常踢球、锻炼,也伴随着经常受伤。我左腿的半月板,已经彻底切除了。”李先生坐在休息区指着自己的左腿说。尽管如此,他的运动也没有中止过,虽然已过不惑之年,还保持着匀称健壮的身材。在他看来,锻炼是最不亏本的投资。
观众席的校友在欢呼叫好
92级校友任先生是当年校足球队的队长,他也说到,“人真的是要持之以恒地锻炼。这么些年了,我们都经历了身材走样、体质变差的教训,也就比年轻时更明白健康的可贵,也就更有动力挤出时间去锻炼。”
或许是由于坚持锻炼的缘故,踢球的校友们的身体素质都保持得不错。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阔别了二十余年,许多校友感慨地说,大家变化太大了,体型宽了、头发少了、拖家带口了,看起来比当年老了,可性格和脾气却是一点儿都没变;在球场上奔跑的时候,好像还是昔日的少年,浑身大汗淋漓,但只要咕嘟咕嘟地大灌一通水,就能立刻回到比赛中去。
上阵兄弟父子有陪伴也有传承
从成都赶来的93级校友贺先生,这次和他的哥哥一同来参加比赛。比赛时,他的哥哥在对方队伍中,兄弟二人还经历了短暂的对峙,引起观众席中阵阵笑声。
“哥哥比我大五岁,年轻时候就和大家一起踢球。这次真的算是昨日重现了。”和同龄人相比,贺先生显得尤其年轻,不仅身材没有走样,言谈之间也充满朝气。
在比赛现场,不少校友还带来了自己的孩子。
代替父亲上场的孩子
92级的任先生就带来了正在读初三的儿子。“他现在去专业踢球已经太晚了,只希望他能多运动运动,把身体练强壮些吧。” 男孩有些羞涩地站在父亲身边,但眉眼之间的从容竟那么相似。
作为比赛的一个环节,两个孩子代替他们的父亲上场比赛,象征着同窗友情和运动精神的传承。孩子们刚上场时十分害羞,但很快就能跟上叔叔们的步伐尽情奔跑,踢得也有板有眼,引来观众席上不断的欢呼声。
代替父亲上场的孩子
青春不散场东南一家亲
经历了激烈的对决,比赛最终以1:2的比分结束,93级“兄弟队”获得了胜利,但双方球员表现出同样的激动。的确,输赢并不重要,短短的90分钟,他们以奔跑的方式,找回了青春。
在东南大学114周年校庆之际,足球场上这种团结拼搏的场面,正是对校训“止于至善”的最好诠释。
比赛结束,两方队员相互问候
诚如东南大学足球队纪录片中深挚的表达,“多年后,当我们老得只能坐在场边,你会发现,你最怀念的不是足球,而是那群陪你一起踢球的人。愿我们的青春永不散场。”(邬楠 徐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