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30 【金陵晚报】T04
□金陵小记者主编 姜静
东南大学的结构竞赛,在很多小记者眼中是神秘的。它既能扩展眼界,了解结构的美感和合理性,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5月15日,金陵少科院的小记者们来到东南大学,观看了这次结构竞赛,还了解了很多建筑方面的知识,在游戏中增长了知识。
风雨无阻参观东大结构展
天妃宫小学一(1)班 吴睿琪
早上的雨水哗哗地下也浇不灭我心中的热情。今天一大早我和妈妈一起去参观了东南大学的结构展览。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模拟地震比赛。地震一级一级地加强,好多房子的模型都被震塌了。最终只有四个模型房子抗住了八级地震。由此我也发现了这四座房子模型为什么坚持到了最后!因为它们是上窄下宽的形状,就像一个塔身。这样一来就非常稳固。
还有一个模型抗住了五级地震,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它的四个柱子比其他的粗。虽然没有坚持到最后,但要是粗粗的柱子再搭配上那种塔身一样下宽上窄的形状,还是非常牢固的。后来我去参观了哥哥姐姐们创作的各种模型。我觉得他们真厉害,真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为他们其中的一个,做出很多的模型并且让这些模型变成真正的建筑。
参观地震模拟台
中山小学二(1)班 张汀兰 指导老师:童剑梅
今天我有幸走进东南大学,参观结构创新竞赛。东南大学是我国的著名大学,尤其以土木工程系出名。
参观之前爸爸给我介绍了一些关于建筑结构的知识,我听得似懂非懂。
走进结构竞赛的展厅,一件件展品吸引了我,有桥梁、有房子、有体育场。看这不是南京长江二桥么?
这有一座微型的长江二桥模型。看这些铁丝编成的网是做什么用的?学校的大哥哥给我们一一讲解。这个铁丝网是一种新型的屋顶,使用这种屋顶,既轻便,又安全,假如发生了地震,因为制作屋顶的材料很轻,即使掉下来也不会砸伤我们。这些东西太新奇了,我感觉大哥哥们一定是花了很多心
思才做出来的。
参观模型竞赛
怡馨花园小学一(6)班 张昊然
今天虽然一早就下起了瓢泼大雨,但也挡不住我去东南大学参观结构竞赛的脚步。开始老师带我们参观了大哥哥大姐姐的作品。其中我觉得做得最好的是那个桥梁的模型。因为如果下面的车多,上面的挡板就会降下来让下面的车上来。接着我们又参观了东南大学的实验室,看他们把参赛作品放在实验台上做抗震抗压实验。今天的活动真有趣啊!
一场新奇的活动
建宁小学三(1)班 蒋金宏
今天,我和妈妈去参加了金陵少科院的活动,还观看了一场新奇的比赛,好玩极了。
我们去了二楼,准备参观今天的比赛,一进门,里面全是机器,屋顶还有一台很大的吊车,大哥哥说那是来吊实验器材的。我们来到一个区域,只见好多哥哥姐姐在一个大台子上拼着自己的结构模型,大哥哥告诉我们,那叫地震台,是模仿地震震级的东西。
开始地震级别的测试了,随着级数的升高,倒下的模型也越来越多,在第七级的时候,有一个模型开始摇晃,可是,它竟然在左摇右晃中稳定下来了,后面的人群中传来欢呼声,不过,它没有在第八级中坚持下来,还是倒掉了,八级加载结束后,地震台上只剩下了四个结构模型,它们是这场比赛的胜利者。
这个比赛可真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知道了一个好的安全建筑建成有多不容易。
东大“结构”之行
夫子庙小学六(5)班 夏承岩
今天,细雨霏霏,却挡不住我们一行人东南大学的“结构”实验之旅。
我们来到了土木工程学院的实验楼,东南大学的大哥哥和大姐姐带着我们参观了往年很多比赛的模型,让我们在薄壳机构搭设的架子上体验了荡秋千。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抗震加载比赛了。只见二十个团队带着他们的模型在操作台上乒乒乓乓地固定起来。过了一会儿,他们制作的高塔或者高架模型将经历八轮模拟从一级到八级地震波的冲击,谁的模型结构最好,最能抗住地震波,谁将迎来胜利。
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只见大家迅速在规定时间固定好自己的模型,加载台开始一级一级地模拟地震,一级、二级、三级,我发现,基本每个坍塌的模型都是从最底部开始摇晃,然后垮塌,随着一级一级地震的加载,每一级地震波后都有模型轰然倒塌,随之而来的就是选手们为自己作品垮塌的叹息声。终于揪心的八级地震波加载完毕,有四座建筑模型依然矗立。这四座模型的作者将成为本次比赛的胜利者!
这次活动结束了,但是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现在起,我要打好坚实的地基,亲手搭起一砖一瓦,为我的建筑师梦而努力!
有趣的模型
南京建邺实验小学二(1)班 张国轩 指导老师:周绪娟
今天我们金陵晚报小记者们来到了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见识有趣的模型,我很兴奋。
走进实验区,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加载实验环节,二十多个建筑模型被固定在实验台上,接着给它们身上装满铁块,然后实验台依次模拟一级到八级地震晃动,最后看哪个模型最能抗震。实验开始前,我和爸爸还进行了竞猜比赛,看谁挑中的模型最厉害。
我挑中的是18号,因为它的造型有点像埃菲尔铁塔,我想埃菲尔铁塔经过那么多年都没有倒,也一定非常结实。而爸爸挑的是1号,爸爸说它的四条腿非常粗壮,加上最稳定的三角形支架,肯定能坚持到最后。很快实验开始了,经过前四级模拟地震实验,已经有超过一半的模型倒下了。可我和爸爸选的18号和1号还顽强地站着,不过我知道我一定能赢爸爸,因为我发现1号已经开始左摇右晃了,甚至有一根支柱都快断了。
果然不出我所料,爸爸的1号倒在六级地震测试中,而我的18号却一直坚持到最后的八级地震测试后,依然纹丝不动,像打了胜仗的将军傲然挺立在战场上。爸爸对我说:“没想到我儿子还是个建筑小天才嘛!”
很快今天的活动就结束了,可我还觉得意犹未尽。
东南大学结构展
南京市中山小学四(1)班 王卜玉
今天我们来到了东南大学,参加了学校的结构展活动。在东南大学实验室,我们首先参观了以前大哥哥大姐姐们做得非常好的建筑结构模型,讲解员哥哥告诉我们,这些模型都是“历史悠久”的,它们做得非常精致,有的是房屋造型,有的是大桥,有四个桥墩和拉索,还有旋转建筑……让我们大开眼界。
随后来到了一个地震台边,这是用来测试建筑模型的抗震能力的。只见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把自己的模型安装到台子上,要保证这些模型非常牢固地钉在台子上,不被震倒。抗震检验,一级震动开始了,只听“噗通”一声,7号建筑模型倒塌了,那些木块和铁块滚到了地上。紧接着,又是“噗通”一声,又一个模型倒塌了。一级震动结束,大哥哥大姐姐们收拾了一下倒塌的模型,又把没有倒的模型仔细检查了一下。过了几分钟,二级震动开始了,这回震动得更厉害了,有些模型摇摇欲坠,有些模型“哗啦”一下就倒了。紧接着是三级,四级抗震实验。到了第五级抗震实验的时候,台上的模型已经所剩无几了。
第八级震动结束,地震台上只剩下几个模型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每个脚都由三到四根木棍组成,不容易摇晃,所以它们能“活”到最后,细脚的模型最容易倒掉。抗震检验到此结束,真是有趣的比赛!
认真搭建的大学生们。
先来张全家福吧。
参观东大结构竞赛。
认真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