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8 【南京日报】第A04版
“虽同是江南园林,愚园和苏州园林还不一样,有非常鲜明的南京私家园林的特色和韵味,可说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南京园林特色集大成者。”陈薇教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导,愚园总设计师。在她心里,能有这样一次造园实践,全程参与,理念贯穿,一点点渗入,渐行渐近地走入古代南京中产阶级文人的生活情境,是一名建筑学者难得的机遇。
“卧榻观湖”,看古代文人雅士如何悠闲过日子
春末的草长莺飞,一夜雨后的清新,在已落成即将开园的愚园,更增添了一份静谧秀丽氤氲馨香的美,山岗、愚湖、亭榭、轩窗、绿植、花草,疏密有致的格局,只有走进愚园,眼被粉紫、淡紫的雏菊绚烂着,才能真正沉浸其中地听陈薇娓娓道来,如何在愚园复兴南京园林的实践。
“南京园林与苏州园林最大的不同是,苏州园林的山水多为后天造景之作,南京园林的山水多为自然天成,格局形制上多了份舒朗大气,又兼具疏密有致的园林精致秀美。愚园整个造园过程,我们首先坚持的就是这点——复兴再现南京园林特色。”陈薇说,愚园地处南京城西南,东临鸣羊街,后倚花露岗,南唐以前,这里属城外,丘陵山岗起伏,有水相依,自宋起即被视为私家园林造园佳地,屡兴美园。后历经朝代更迭人事沧桑,至明时愚园前身曾为徐达后裔西园,东园为瞻园。清光绪二年,苏州知府胡恩燮辞官购此园,再筑,设景36处,因园中有一愚湖,命名愚园,表不仕归隐之意,民间则依主人姓称胡家花园。1915年,其嗣子胡光国扩建至近3万平方米,增34景,后屡遭战乱,几度损毁,但轮廓犹在。
“既然南京园林的山为真山,山岗何在?杂居园内的棚户房拆除后,我建议考古定位旧时愚园山水边界。”陈薇说,既然要重现南京私家园林真山真水舒朗大气特色,首先要让旧时愚园的山岗整体露出来。后考古发现,旧时愚园内的山岗与花露岗一脉相承,现在市民入园看到的就是考古定位后复兴重现的旧时愚园山岗。但原山岗为土山,依愚湖而矗,缺耸立之感,造园时陈薇建议依山垒大石,山岗观景效果陡然俊朗。
陈薇说,愚园还有一个特色,也是南京私家园林特点之一,即文人除正宅外,闲散放松雅集生活的地方,园内兼具观景游园休闲聚会和日常生活需要,如老愚园,进门就是菜地,造景设计时建了草庐;再如,愚湖边的春睡轩,迎湖置榻,主人慵懒闲散地卧榻观景,或读书消磨时光。造园时虽进门处没有恢复菜地,但旧时私家园林生活印迹的复兴处处体现,如春睡轩中就会放置一张睡榻,市民可卧榻观湖,体味古代文人闲散的生活情致。
开放后入园能看到什么
愚园“五一”开放后,市民入园能看到什么?南京历史城区保护建设集团副总经理黄洁说,历史上的愚园是清末民初南京最大私家花园,曾有“金陵狮子林”美誉,是南京首批文保单位。2011年5月启动复建时,全貌构造以我国著名建筑学家童寯教授所著《江南园林志》中的《愚园》手绘图为蓝本,复兴历史资料图片的尽量恢复原貌,能保留的尽量保留,如老愚园的荣安小舍内百年枇杷树犹在,树下石桌石凳是愚园旧物,为胡家后人胡维辛所赠。
现在的愚园,占地约3.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890平方米,分内、外园两部分,外园以山丘、愚湖为主,内园以假山、厅堂等为主。整体格局因高就下,因势随形,开阔幽深相间,画栋回廊婉约,绿植园艺精致。园中文物修缮项目是铭泽堂及容安小舍,约1266平方米;愚湖约6000平方米;依现状遗存及历史信息恢复的愚园32景,以水石景观取胜,景名多从旧名,如晚清重臣李鸿章、曾国荃、张之洞等与文人名士雅集的铭泽堂,胡恩燮为奉养母亲报答养育之恩的春晖堂等。
“这是老城‘寻根线’在门西的重要节点,‘五一’开放后,市民可入园观南京特色园林实貌,感受古代文人雅士怎样过日子。”秦淮区副区长何素玉说,门西的保护开发,如何留住老城的根,愚园可作为范本,门西众多待开发的历史文化遗存,如花露岗、阮籍衣冠冢、杏花村、瓦官寺等,都可照这样的思路去做。
门票20元,可用公园年卡
黄洁介绍,开放后愚园门票价格为成人20元/位,可使用公园年卡。1.4米或6岁以下儿童免票, 在校学生凭学生证(不含成教生、研究生)、60岁—69岁老人凭身份证或老年证半票,70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或老年证免票,军人凭士兵证或军官证免票,残疾人凭民政部门核发的残疾证免票。开放时间:夏季(5月—9月)9:00—18:00;冬季(10月—4月)9:00—17:00。
“五一”期间,愚园将组织多种旅游文化活动,5月1日、2日,将举办愚园春秋公益讲座、品茗赏琴、传统武术八卦掌表演等;5月份将举办西藏墨竹工卡县国家级非遗藏传佛教唐卡作品展、秦淮非遗精品展、愚园新旧图片展等;还将长期举办胡氏家族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