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9 【中国环境报】第11版
本报记者李莉常州报道 江苏绿色建筑博览园日前在常州开园。园内汇集了南京旭建工业化生态智慧示范屋、圣戈班低能耗舒适性建筑等14栋绿色建筑展示房屋,且全部获得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据了解,博览园共占地204亩,集中展示了钢结构、钢混结构、木结构等建筑结构体系,广泛应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可再生能源、雨水收集等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
在博览园中,记者注意到一栋类似集装箱的房屋,是个胶囊酒店,由57个集装箱拼装而成,名叫“绿色魔方”,共3层1538平方米。
据建筑师范达芳介绍,与传统建筑相比,集装箱建筑建造时间短,不到一月即可建成,用材可节约90%以上,运输比较方便,现场可进行组装,还可重复多地利用。
随后,记者又走进了一栋由木头和钉子钉起来的房屋,发现虽然屋子里没有开空调,但是还比较暖和。
“我开一天空调,就能保持室内温度两到三天没有大变化,每年每台空调省电能达270度。”这栋房屋总设计师丁忠明告诉记者,能有这样的保温效果,全归功于整座房屋的“温控层”。
记者了解到,这种房屋采用德国巴伐利亚风格坡屋顶纯木结构,将墙体隔空5厘米,利用纳米材料复合技术,做成智能温控层,起到保温隔热作用。这项技术可以使室内夏天温度降低8℃,冬天升高1℃。
除此之外,这栋房屋还是“零排放”。记者在屋内发现,卫生间内的坐便器没有水箱,与飞机轮船上一样,采用压力将排泄物冲至地下室的厨卫垃圾收集系统,再通过微生物自然发酵后,直接转换成有机肥,全程无“三废”产生。
而东南大学太阳能“梦想居”未来屋则是一栋科产能的房屋,每年可发电2800度,其中一半的电能可以输送给国家电网。
记者发现,在这栋房屋里,还有一些脚踏车。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宏介绍,当使用这些脚踏车健身时,还可以产生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