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报】航空科学基金为东南大学师生航空报国架起了桥梁

发布者:翟梦杰发布时间:2015-12-04浏览次数:104

2015-12-02 【中国航空报】


    核心提示: 东南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要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中央直属国家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迄今已有113年历史。


东南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要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中央直属国家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迄今已有113年历史。

我校自2008年开始申请航空科学基金项目,“十一五”期间共获资助项目23个,“十二五”期间获资助项目25个。航空科学基金以一种开放、合作的机制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给我校师生提供了一个与中航工业科研院所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架起了服务国防建设的桥梁。

通过航空科学基金架起的桥梁,我校结缘了中国航空工业各科研院所,迄今为止,已先后与中航工业材料院、导弹院、雷电院、动研所、动控所、光电所、自控所、机电液压工程中心等或建立合作研究中心,或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或共同申报,研究各类科研课题,并不断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例如: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崔铁军教授的多项成果就在今年的“9·3”阅兵仪式的飞机上得以应用。

我校孙伟锋教授、薛澄歧教授均数次获得航空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我校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孙伟锋教授长期从事电路研究,他自主研究和开发的高性能读出电路填补了国内空白,在航空领域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受聘于中航工业导弹院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他说,国防工业研究急需高校的科研成果,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应该心系国家,为航空科研奉献精力。我校机械工程学院的薛澄岐教授所在的工业设计课题组围绕“复杂系统数字界面人机交互与设计”方向开展持续研究,使航空基金的项目成果得到了延伸和应用,受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为合作单位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已超过1亿元。他们希望通过航空科学基金,为祖国航空科学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通过航空科学基金项目的实施,我校教师深刻体会到了航空报国的神圣使命感。目前学校已有十多个团队持续申请航空科学基金,涵盖了我校大部分优势学科方向,团队负责人包括了学校的工程院院士、校领导、学院院长等,以此与中航工业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在导师的带动下,学生们也对航空工业有了了解,以往总是喜欢到外企赚取高薪的优秀学子,近几年改变了观念,积极应聘航空科研院所,实现自己航空报国的理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