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8 【现代快报】第Y2版:艺+周刊
《四十二章经之第三十四章处中得道》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禅行法想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唐彦谦游清凉寺一首》
《真实不虚》
《非有想 实无心》
□文/王冬龄(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灿铭是我的博士生,我们师友之缘分算来已十余年,素日也常有“一灯相对坐谈玄”的日子,因而我看他比之旁人有些不同的角度。灿铭的书法新世纪后主要取法敦煌写经,已是当代书坛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人们对他的敦煌写经和大草可能比较熟悉,他在《中国书法》等专业报刊发表了不少文章,出版了诸多理论专著与作品集,对当代书法有历史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都是被人所称道的。相比这些众所周知的情况而言,我更愿意谈谈他书法中的时代精神对当下的贡献和意义。
艺术史有其内在的逻辑又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深刻影响文化艺术的发展。中国书法是百年巨变中受到时代影响较迟的,但是近三十年来仍然受到强烈的冲击。我始终坚信,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艺术,也是最能体现中国艺术精神的。在当今世界逐渐多元的时代,传统书法以儒家精神为旨归,强调人格象征,隐晦流露自我的观念已不能满足时代对于书法艺术的要求,中国的书法应该为世界提供怎样独有的价值,是每一个中国的书法家所急需研究和关注的主题。我们的时代或许不缺乏技法优秀的书法家,但是能够做到对书法进行具有时代性的宏观思考并进行创作研究的书家并不多。与此同时,新时期的书法和传统书法相比,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表现出了许多百花齐放的时代特点。它们体现自艺术观念的介入、艺术纯粹性的深入和哲学层面的转移等方面。而灿铭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学者型书家。
首先,从艺术的观念性来看,书法的时代性体现在要求观念的介入。因为,在价值多元的文化语境中,人们有赖于思想的定位确定某一事物的属性,然后加以价值判断。很大程度上这是由于当代社会价值多元导致的隔阂,多元在带来自由的同时伴随混乱与差异,因此观念的沟通尤为重要,比现象层面的要深刻且具有普遍意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我们认识到艺术观念是书法时代性的首要精神特质,灿铭就拥有这样自觉的艺术观念。他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个书法家不仅仅需要追求技法上的不断完善,更重要的是他具有书法时代的理念。在当下,书法家必然应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一个纯粹的艺术家应当是要去创新的,要另辟蹊径,要善于选择,这样的开拓才有价值。灿铭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理念,才选择敦煌写经作为他主要取法和不断努力的方向。他紧紧地抓住了这个时代的特色,选取了上个世纪震惊学界的三大考古发现中的书法新资源作为自己汲取营养的来源。虽然民国诸家对此都有涉猎,但是在当代书坛,在他做出选择时所处的环境中,做这个选择不但需要智慧而且需要勇气与毅力。而多年来的坚持证明了他的选择不但成就了他个人的艺术生命,更重要的是他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书法做出了不可回避与磨灭的贡献。当今书法的多元化态势已成,对书法新资源的利用不可回避,也可谓是历史的必然。后来者要谈及对于敦煌遗书书法资源的汲取与再创作,那么灿铭则是必须提及,也是不多见的代表人物。这对于多元化时代背景下的书法艺术意味着观念层面的影响。
其次,从艺术的纯粹性上来讲,书法艺术的纯粹性与中国书法独特的历史进程有关。艺术起源于实用,但艺术的自觉与独立始于脱离实用。一般来讲,绘画、雕塑、音乐与文学在较早的阶段就已完成这个任务,从而具有艺术表现的纯粹性。但中国书法却是一个例外,尽管它的自觉时期在魏晋,可是中国书法的艺术纯粹性与实用性的脱离直到20世纪才实现,毛笔的实用功能从那时起,代之以硬笔和近期出现的电脑,书法才脱离了实用的束缚,进入纯粹艺术自由审美的范畴。其目的在于要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把这种全新的纯粹性达到极致,这就需要书法家把传统书法从伦理道德强调人格象征的迷雾中廓清,真正在笔墨的视觉表现诸方面实现新的艺术创造。因此我们要创造新的艺术神话,而不是传统的人格神话。当下书法的价值判断最具有时代特色的地方,即排开了伦理因素的影响,直接从艺术表现的力量这个层面来判断艺术家劳动创造的艺术价值。灿铭在选择敦煌遗书为取法对象的时候,其实已经是有了这样的自觉。敦煌遗书的书写者身份包含了社会的各个阶层,他没有囿于传统伦理观念的影响,而是专注于笔墨,去芜存菁。他以一个艺术家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了魏晋南北朝数百年间字体演变鲜活的艺术内涵,对其进行提炼与再创作,使之形成来源于传统,但具有时代特色的纯粹的艺术作品。这是他对于书法艺术去除实用与伦理影响,上升至艺术纯粹的努力与尝试,对现在及后来的书法艺术家们进行创作提供了一个极为值得参考的样本。
最后,从哲学层面上讲,传统书法主要是以儒家精神为旨归的,而在当下多元化时代背景的影响下,书法的精神则直接传承我国道家与禅宗精神,且与西方哲学息息相关。譬如历史上的大儒基本不写狂草,孙过庭也强调“志气平和”。这和前文所说的实用性以及伦理影响束缚有关。具有当今时代特征的书法则不具有太强的排他性,它不仅发扬道宗、禅宗精神,同时也汲取儒学精神中的有益因素,坚持多元与融合,张扬个性,充分展现自我。也就是说,书法艺术价值判断的时代性体现在把创造性和自我的表现放在第一位,同时在具体创作过程中高度重视法度。灿铭的取法有其天然的宗教性在其中,这是优点,因为禅宗的精神距离书法艺术的时代精神很近;也是缺点,因为写经本身带有强烈的宗教意味。书写者如何处理纯粹的艺术创作和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极大考验着取法书家。而灿铭令人赞叹的地方正在于此,他把佛教看做一种哲学,他眼中认识的是解释世界的佛学而不是作为盲目崇拜的宗教,这需要极高的智慧与境界。这样一种依靠精神力量摆脱诸多作茧自缚困境而走向开放的心态是当代书法家们都应该学习的。
灿铭对书法时代精神实质内涵的体悟与实践是新时代的书法家对书法艺术探索成功的一个缩影,正是他这样的书法家们将具有时代特色书法作为传统书法的延伸和发展,使当代书法成为传统书法在当下的体现,并且展现艺术的纯粹表现和观念的多元,充分发挥书法所有的艺术表现力,从而实现自我完成和自由的一门当下艺术。
在精神内涵之外,书法的艺术表现的时代性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即书写性与表现的直接性和丰富性。灿铭的书法创作便囊括了这些新特点。其第一要义是书写性,虽然我们不反对装置和观念艺术利用书法资源,解构汉字,但它们属于另一个范畴另一个本质。书法这一类艺术表现有它的本质特点,就是中国独特的书写性,这一特性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积淀,具有成熟的特点和深厚的东方文化精神。中国书法的书写性强调一气呵成,笔笔生发,在时间流动中完成空间构造的塑造,在提按的动作节奏中表现自我精神的流露与自我的完成。这是中国书法最富于魅力的表现。灿铭的书作无论是小楷还是大草都具有强烈的书写性,而书写性是由心性统帅全局的,锤炼笔性的同时要锤炼心性,否则一切表现手法就沦为空洞的技巧。灿铭借助自己取法的天然优势,写经以炼心,轻松的驾驭技法为其塑造带有书写性的作品,而不显得炫技造作。第二是表现的直接性。传统书法往往更隐晦地流露自我,并视之为最高境界。而具有当下时代特色的书法注重直呈自我,淋漓痛快,有什么说什么,带来感情的释放。这种释放不是一味狂放的,灿铭无论是大草的纵横开阖还是小楷的方寸圆融都体现了这种自我直呈的情感释放,表现出他身为艺术家敏锐多元的情感体验。第三是对丰富性的追求,仅仅依靠传统的手法,已经无法充分满足艺术表现的需要。传统书法性质为雅玩,书家往往终其一生自我重复,而具有时代特色的书法因为具备强烈的观念性,由此带来的原创力量就势必推动形式的发展。灿铭在这方面的创作表现可圈可点,他把握了一个很好的度。虽然他清楚地知道形式是为了展现出作品特质而吸引目光的一种有效途径,但是他并不以此为最终目的,很好地防止了自己走向极端追求形式而掩盖内容的买椟还珠。他作品形式的表现性总是不着痕迹地与内容完美融合,以达到既能表现崇高,也能表现优美的目的,这样多元的面目使书法的时代精神获得了更完美的体现。
我始终认为,一个具备时代精神的书法家应当做到三点:一是真正吃透传统书法,熟练掌握和真正理解中国书法的艺术真谛;二是要有时代性的艺术修养,具备先进的艺术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气质的书法作品;三是必须要有敢于戛戛独造的胆识和气魄,要有前瞻性和原创性。灿铭自幼习书,传统功力深厚;后进入中国美院学习,对于艺术的研习广泛且深入,写就《中国现代书法史》;同时他另辟蹊径,勇于选择敦煌遗书作为主要取法对象,对于新文献资源对当代书法产生的影响具有预见性的认识,并且能将传统化为己用,可谓智慧、勇气、执着并存。我相信他的书法、学术理念及艺术思想的时代性都会对当代书法产生重要意义。
刘灿铭
刘灿铭,江苏靖江人。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博士,师从王冬龄教授。原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现任东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民盟中央委员、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文联委员、教育部美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评审专家、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专家、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现代书法研究院院长、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第九届全国青联委员、第八、九、十届江苏省青联副秘书长、民盟江苏省委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民盟国风书画院院长、江苏省泰州书画院院长。
作品入选“全国第五、六、七、八届书法篆刻展”,其中第五届获 “全国奖”;作品特邀“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作品入选“全国第四、六、七、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其中第四、六届获奖;作品多次被中南海、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等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出版有《刘灿铭书法集》、《刘灿铭书法艺术》、《书法鉴赏》、《中国现代书法史》等二十余部专著和专集。1996年获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文艺“特殊成果奖”;2002年获第八届“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 2002年获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2005年获南京市文学艺术政府奖; 2006年获江苏省委宣传部“五个一批”人才;2007年获得江苏省中青年“德艺双馨” 文艺工作者称号;2008年获《中国书法》杂志社中青年书法家学术提名;2009年获《中国书画》杂志 “江苏省十大青年书法家” 提名;2009年获《鉴宝》杂志提名为“中国当下最受市场关注的书法博士十家”;2010年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称号;2012年江苏省首届十大优秀中青年书法家;2014年当选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十大影响力人物。
心无挂碍一一刘灿铭书法艺术展
展览时间:2015年12月1至10日
开幕式时间:2015年12月2日上午10:00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1号)
主办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主同盟江苏省委员会、泰州市人民政府、东南大学、现代快报社
艺术指导单位:中国书法家协会
承办单位:民盟中央美术院、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东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
协办单位:江苏艺加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养墨堂美术馆、聚贤堂画框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