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大学生建数模 247张碎纸一秒钟复原

发布者:许启彬发布时间:2014-09-13浏览次数:830

2014-09-13 扬子晚报网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吴婵 记者 蔡蕴琦)“201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昨天开赛,扬子晚报记者在东南大学赛点采访发现,数学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力量令人惊叹。一张碎成200多片的A4纸,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一秒钟就能拼接复原。

        昨天上午八点,来自全国以及美国、新加坡的7万多名大学生同时点击竞赛网站下载题目,仅东大赛点就有100支队伍在比拼。他们三人一个小组,要在三天的时间里收集资料、调查研究,使用计算机、软件和互联网,完成一篇用数学建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科技论文。还原A4纸是近几年来比较难的一道题目。“这247张碎纸片,大小都一模一样,必须靠文字比对来复原,这是人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时数学建模就派上用场了。”东南大学大四学生柯力鹏解释说,他们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把碎纸片进行两两比对,通过匹配度将相邻的纸片拼在一起。具体操作来说,就是把碎片扫描成图像,再将图像在电脑里转化为数字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偏旁部首、笔划走向、不同字结构以及占用空间,以及英文单词规律、符号、行间距等,都要转化成数字编码。“之后我们给计算机发送指令,编辑让计算机读懂的代码,让计算机按照我们设计的方法进行拼接。”247张纸片两两比对,次数是一个天文数字。如果借助电脑,那就是瞬间的事。柯力鹏说,数学模型建好后,只要一秒钟,计算机就能将所有比对和拼接的工作完成,一张A4纸迅速准确地复原了。不过,将这个数学模型建立起来,则花了他们整整三天时间。

        大赛专家组组长陈叔平教授介绍说,数学建模能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上发挥大作用。比如农产品生产,根据天气预报计算最佳种瓜时段,根据市场供需量计算养猪的最佳时机和规模等,都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准确地计算出来,从而避免盲目生产和造成损失。此外,储药柜的设计、葡萄酒的评价等,数学能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神奇的力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