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东大国际志愿者陪着老乡逛南京

发布者:许启彬发布时间:2014-08-23浏览次数:1258

2014-08-23 南京日报(第A05版)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在青奥会小青柠当中,有一些是在南京读书的外国留学生,因为语言有优势,对南京也很熟悉,他们被安排为各自国家代表团作陪同志愿者。来看看这些国际小青柠在异国他乡,如何尽地主之谊。


        斯里兰卡代表团有一个“知心姐姐”
        东南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的萨米蒂是来自斯里兰卡的留学生,她被安排为斯里兰卡代表团的陪同志愿者。
        能够见到老乡,萨米蒂非常高兴。按照志愿者的排班,上两天班,休息一天。这一天本是萨米蒂休息的日子,但她主动“加班”,来到了场馆为比赛的同胞加油助威。斯里兰卡的小运动员们都很喜欢萨米蒂姐姐,萨米蒂的到来让他们的气势增加了不少。萨米蒂的中国朋友们也和她一起为斯里兰卡队鼓掌加油。虽然最后的比赛他们输了,但萨米蒂还是鼓励小运动员不要沮丧,继续努力。
        斯里兰卡队的运动员们都比萨米蒂小四五岁。“他们平时喜欢围着我问这问那,对于我来说,他们不仅是同胞,更像是自己的弟弟妹妹。”萨米蒂说,小运动员们都喜欢南京,喜欢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他们都很想出去玩,但因为比赛多,训练又忙,所以她打算等比赛结束,带小运动员们去夫子庙和中山陵。


        到哪里都能看到南京人真诚的微笑
        来中国已有4年的也门小伙塞拉是东南大学留学生,帅气阳光,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现在他是一名NOC助理,为也门代表团的官员和小运动员们提供陪同、语言等服务。
        塞拉告诉记者:“夫子庙夜景很漂亮,小吃也很美味,他们非常喜欢,觉得南京真是一个很现代又很古典的城市,跟我们国家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在游玩的过程中,他和同胞们都发现,南京人特别友好,到哪里都能看到他们真诚的微笑,看到中国的孩子,也门的同胞会和他们一起玩、一起交流,还一起合影,他来做翻译,大家都说这是一段非常愉快的旅程。
        本报记者 许琴
        本报实习生  韦司乐 虞慧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