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专家:敢于自称“女汉子”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发布者:许启彬发布时间:2013-09-04浏览次数:411

2013-09-04  扬子晚报(第A08版)

         这几天,“女汉子的20条标准”成为了微博上转发率最高的话题。以“女汉子”自居的女孩越来越多,很多女孩开始把“宁愿在男人堆里做女汉子,也不愿在女人堆里玩脑子”作为自己的社交哲学。那么心理专家是如何看待自封女汉子呢?“女汉子”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实习生 唐韵 扬子晚报记者 杨甜子 于丹丹

        心理专家

        性格形成与遗传、环境因素等有关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贵告诉记者,“女汉子”的定义可以分为两种,但网友们争议更多的还是弱化女性气质,强化男性气质的女生。“性格的形成和遗传、环境等相关因素有关,每个人的性格里都有男性化和女性化的部分,性别认同让我们明白应该把与自己生理性别相符的那部分性格气质发挥出来。”

        袁勇贵表示,自称“女汉子”的原因有很多种,但很多都是受到外部环境影响而导致性格的改变。“很多女生从小就习惯了和男孩子玩,性格上便容易受到影响,这便能解释网友传的标准中‘和很多男生称兄道弟’这一条了。”而“自己换饮水机桶”“外出旅游自己扛行李”更多的是被环境和现状逼迫出来的,“如果一个女生发现,现实所迫只能自己照顾自己时,性格里的男性气质就会被调动起来。”

        女明星们去女性化的自称“爷”“哥”能够大大降低被其他女人讨厌的几率,而生活中这么多女生乐意于自称“女汉子”又是什么原因?袁勇贵笑着告诉记者,其中也不乏自我解嘲和心理安慰的成分。“能够这样自嘲的女生,往往是通过自称‘女汉子’来达到心理上的安慰,其实是她们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如果深陷其中,很有可能会造成心理问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