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晨报】南京高校校歌之最 最好听:东大

发布者:许启彬发布时间:2013-05-25浏览次数:2967

2013-05-25 南京晨报(第A07版

 

        巍巍_山,滔滔_水,吾校……
        中国式校歌,南京不少大学“躺枪”

  “原来所有校歌都是一个妈妈!”昨天,@清华南都将全国众多高校的校歌在微博上一贴,立即引发网友围观。各地网友在比对之后,都大呼“母校中枪”。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南京也有一干高校纷纷“躺枪”。

  开篇先说山,再说水;

  没有山,就光说水;

  没有水,就光说山;

  一定要用叠词,如“苍苍”、“”茫茫”、“滔滔”、“巍巍”等;

  “吾校”一般都矗立在“中央”,比较“宏”和“大”

  所有校歌都是一个妈

  “巍巍”“苍苍”用一百遍不腻

  从@清华南都 微博列出的各高校校歌来看,开篇套路雷同,不禁让人捧腹。如清华大学校歌的开篇是:“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中山大学校歌的开篇为“白云山高,珠江水长,吾校矗立,蔚为国光。”更有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的双胞胎校歌“麓山巍巍,湘水泱泱”与“巍巍麓山,浩浩湘江”。如此不一而足。

  “母校躺枪了!”“果断中枪!”网友们在后面跟帖是一片欢乐,纷纷贴出自己母校的校歌。@清华南都也笑称:“原来所有校歌都是一个妈妈!”

  “钟山”“长江”

  有点忙

  南京一批高校“躺枪”

  记者找寻了南京各大高校校歌,发现“中枪”者也不在少数。和地域特色相结合,不少高校校歌都是以“钟山”与“长江”作为开头,很有“中国特色校歌”开篇“说山说水”的风采。其中南中医、南师大、南财大、南农大、南审等高校不约而同地在开篇用到“钟山”,南师、南财、药大都用了无敌的“巍巍”,长江往往与“钟山”如影随形,出现频率非常高。

  
  南中医:钟山脚下、扬子江畔,杏林学子济济一堂。

  南师大:扬子滔滔,钟山巍巍,壮我心胸。

  南财大:钟山巍巍攀绝顶,大江浩瀚万里浪

  南农大:钟山挺秀是你的风骨,长江浩然是你的雄魂。

  南京审计学院:迎着那钟山的朝阳,聆听着大江的歌唱

  河海大学:水之子,依石城,饮长江,弦歌清凉。

  中国药科大:巍巍我校,屹立江东,志在起废振癃。 


  对于校歌雷同的现象,南京的同学们表示很无奈。“校歌很少有能够真正代表学校文化的,唱出来似乎都是一样的,一点儿认同感都没有。”还有人提到,校歌主要体现本校的特色,而钟山、长江都是南京的地方特点,起不到区分学校的作用,属于“废话”。

  不过,作为教育名都,在南京众多高校中,校歌也有“不规范”的。如南京大学校歌,歌词为江谦先生所做,开篇是“大哉一诚天下动,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并没有落入“山水“和“方位”的俗套。南信大的校歌开篇则是“我们享有同一片蓝天,我们拥有同一个校园”,也是完全不同的风格。

  南京高校校歌之最

  最古雅:南大

  大哉一诚天下动,

  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

  千圣会归兮,集成于孔。

  下开万代旁万方兮,一趋兮同。

  踵海西上兮,江东;

  巍巍北极兮,金城之中。

  天开教泽兮,吾道无穷;

  吾愿无穷兮,如日方暾。

  南大的校歌没有“中枪”,开篇便是“大哉一诚天下动”,大气磅礴,古朴典雅,被网友赞为充分体现了南大“诚朴雄伟”的特色。

  南大党委宣传部部长王明生告诉记者,这首校歌是2001年迎接南大百年校庆时确定的。

  这首歌由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首任校长、国学功底深厚的江谦作词,现代中国音乐界一代宗师李叔同制曲,创作于1916年前后。专家们认为,比来比去还是觉得这首好,歌词意境深远,古朴沉静,歌词虽只有73个字,但气势磅礴,内涵丰富,其底蕴和厚度充分体现了南大百年老校的风采。而且这首老校歌无论是作曲还是歌词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最好听:东大

  东揽钟山紫气,北拥扬子银涛,

  六朝松下听箫韶,齐梁遗韵在,太学令名标。

  百载文枢江左,东南辈出英豪。

  海涵地负展宏韬。

  日新臻化境,四海领风骚。

  由于与南大同源,东南大学历史上也有四首校歌,而新版校歌也是2001年为迎接百年校庆时定下的,词作者是中国著名诗词研究专家、东大人文学院的王步高教授。

  据王步高教授介绍,之前试图用白话诗写校歌,但没有成功。在专家建议下,他给校领导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东大是格律诗词的发祥地,校歌用格律诗词来写,不仅其文化底蕴更丰富,也有利于与海外校友的交流。过去的中大、金大校歌也都是用浅近的文言文写成的,这样语言含蓄,可以百看不厌。”

  因为东大这首校歌讲究格律,曲调也很优美,南京高校的学生们普遍认为是最好听的一首校歌。


  最通俗:南信大

  我们享有同一片蓝天,

  我们拥有同一个校园。

  这里有共同的青春年华,

  这里有共同的师长同窗。

  我们拥抱同一轮朝阳,

  我们怀有同一个理想。

  这里有共同的辛勤汗水,

  这里有共同的歌声荡漾。(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校歌名叫《同心创辉煌》,创作于2000年南信大40周年校庆之际,时任社科系主任的程建军是歌词作者。他告诉记者,此前学校并没有校歌。在创作之前,他并没有查阅其他任何一所高校的校歌以获得灵感或参照。“我觉得如果看了,思路就会受到束缚,表现力就会减弱。我在学校呆了十几年,对这个学校有自己的理解和感觉,凭着这个用心来写歌词就行。”程建军说,作为校歌,首先要琅琅上口,大合唱能唱,一个人也能唱,还要适合年轻人。所以,程建军在创作歌词时,突出了青春元素和校园气息,以及师生水乳交融的关系,核心思想落在一个“同”字上。“能让学生们挂在嘴边的歌,才是真正的校歌。”


  校歌为啥雷同?

  很多大学自身特点不明

  大学校歌为啥如此雷同?昨天,东南大学校歌的词作者王步高教授对于这个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王步高教授关于古典诗词的研究,全国知名。他总结,解放前的校歌,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很高,尤以国立中央大学、南开大学、西南联大为甚。而解放后的校歌却有很多流于俗套,这其中有社会文化积淀的原因,也有时代的特殊性。“从客观来看,解放后,大学重编组建,诞生了许多新的大学。这些大学的成立时间都很短,而且近年都纷纷朝着综合性大学的方向改革,自身特点不明、缺少历史文化积淀,自然难有什么独特又有内涵的校歌,所以写校歌也多为简单地仿效。”

  也有一些主观因素不可忽视。王教授说,他创作东大的校歌,前后“疯魔”了9个月的时间,才磨练出了这58个字。只有把自己定位为“东大人”,怀着感恩的心,才能有这种创作情怀。而现在很多大学的校歌创作过程,太简单疏略,好像是政绩工程一样。所以现在很多校歌歌词雷同、体例相似,也就不难解释了。

  [网友热议]

  “躺枪”一大片

  @斜风细雨咏而归:九河汤汤,渤海泱泱,浩然之气铸……躺枪了

  @水木亚丁:蒙山岿然,毓秀储英。有山无水弱爆了

  @YJ_Junee:巍巍燕山,滔滔永定河……果然不负众望。

  @福建师范大学团委:闽水泱泱,长安葱葱,旗山莽苍苍……小葵唱了一下,发觉我们校歌也中枪了!

  @寻找快乐的燕纸:还是人大的威武:从战火中走来,走来的豪迈……

  @yylszy宋爷再嗲一点:厦大表示没中枪……自强!自强!学海何洋洋!谁欤操钥发其藏?

  @汕大-羽羽:还是我们汕头大学的校歌好,不整那些虚的,开玩笑,林夕先生特意填的词:知道什么叫天高地厚,内心的天空也要懂得探究,知道什么是海市蜃楼人海的感受,也要去进修,知识跟世界细水长流,智慧用思考照明宇宙,我们懂得学问没尽头,学会怎么做事再学做人的操守。宋蔚韬 记者 王晶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