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晨报】国内高校大学生科技成果亮相——戴头盔绑腰带,让盲人行走自如

发布者:许启彬发布时间:2012-12-16浏览次数:409

2012-12-16 南京晨报(第A16版

 

设计成果。刘莉 摄

  可以让盲人自如行走的头盔腰带、一边走路一边就可以给手机充电……昨天,来自复旦、浙大、南大等国内高校的大学生科技成果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一齐亮相,不少评委惊叹大学生既有想象力,发明的东西又具实用性。

  振动腰带提醒盲人“向左向右”

  没有导盲犬,也没有拐杖,盲人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在复杂的环境里穿梭前行。这听上去好像天方夜谭,东大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几位学生却用一套发明装置,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这套装置并不复杂。指导老师吴涓介绍,首先要给盲人戴一个装有摄像头的头盔,腰间绑一条振动腰带。盲人行走时,摄像头专门获取周边环境信息,遇到障碍物等,则会将视频信息转化为振动触觉,振动腰带会发出“向左”、“向右”等振动信号。如果再让盲人手上拎一个装有数据采集系统的包,两脚绑上小型红外超声检测装置,则可以检测到脚前方地面上的坑凹之处,确保盲人走在平坦的路上。当然,如果盲人推一个手推车,这些装置都可以放在车上,走起来也更轻松。

  一边走路一边给手机充电

  东大吴健雄学院大四学生马伯啸和他的同学都是户外运动爱好者,常遭遇“断电”的烦恼,“有时候我们几个男生约了去野营,手机没电了,家里人联系不上很担心。”几个小伙一拍即合,商量设计一款可以随身携带的充电装置。

  “其实原理很简单,我们在脚背绑上小型发电装置,电能传输装置装在脚侧,我们在步行时产生的机械能不断转化为电能,供给手机电池充电。”那么如何将电能从鞋中传输至手机?马伯啸说很简单,只需要一根USB线,能把手机和发电装置连接到一起。制作这样一套设备,成本很低,刨去实验中作废的材料,一整套充电器只需要几十元。

  打点滴结束能自动报警

  到医院挂水时,有时药液滴完了患者也不知道,很可能产生血液回流甚至威胁到生命。东大几位学生发明的一款“遥控语音智能输液系统”就能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

  东大吴健雄学院的褚颖颖告诉记者,她和同学设计的这款智能装置,能监控药液滴落的速度并进行调节,还能计算剩余的药量,如果药量低于20克,装置能及时发出警报,这其中的奥妙就在输液管上一个改装过的千分尺上。“这个装置的原理是,用步进电机通过齿轮传动,齿轮再带动千分尺运动,积压管子,这样,就像手动调节软管一样,能让管子变粗或是变细,来调节滴落速度。”

  此外,装置上还安装有一个单片机,可将药液的滴落速度限定在每分钟60-100滴,如果机器计算出实际滴速与设定的有出入,还能进行调节。褚颖颖介绍,可以将这个装置与电脑相连,放在护士站进行集体监控。“如果重病患者不能自己调节滴落的药量,或者不能及时发现要滴完,这个装置都能智能调控,还能避免因为药剂推进过快引发不适。”

    王晶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