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周琦:成为地标建筑的6大标准

发布者:许启彬发布时间:2012-11-16浏览次数:633

  2012-11-16 金陵晚报(第AⅡ29版)    

 

      “如果严格来选,我只选得出10个。”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所长周琦教授表示。“南京称得上地标的优秀建筑还是不足。”究竟什么样的建筑称得上地标?作为深解南京建筑历史渊源又极具实践经验的专家,周琦给出了自己的六大标准。

       “老百姓喜闻乐见”,令人颇有些意外的,成为他评选地标建筑的第一标准。“人们喜欢去,喜欢看,时常议论它、在其中活动,这是最重要的。”他表示,“地标建筑不需要做到‘阳春白雪’,却要足够亲切。”

       如美国的洛克菲勒中心,虽四面都是高楼,却在中间设计了下沉式溜冰场;华裔设计师李名仪操刀的原IBM大厦,底层架空,用作供市民穿越和休憩的大厅,里面载满了竹子。这些设计手法,都是为了让人与建筑亲近。而一些为打造地标而起的巨大建筑,浑身充斥着仪式感,受到建筑专家的评判。

       周琦的第二个标准,是“具备建筑美感”。美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形式,“外形美观,人们喜欢拍摄它。”二是空间,“空间美,是建筑最大的美。和雕塑不同,建筑是拿来使用的,要注重走进其中的感受。”

       周琦引用了《老子》中的一段话——“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他认为这段话极为精彩,而相同的道理,西方人直到上世纪20年代才领悟到。周琦表示,如老子所论的一样,建筑与空间的关系相当奇妙,南京有很多建筑外表并不新奇,但空间处理得很好,遗憾的是很多为单位机构,普通老百姓并不熟悉。期待今后有更多的公共建筑,能注重空间的感受,以及内部空间与建筑形式的关系。

       地标建筑的第三个标准,是必须具备时代性。“在入选的项目中,紫峰大厦就是典型的反映时代特征的建筑,但另一方面,1912街区也是时代的呼声,它的入选,表达出怀旧也是当下时代的需求;我们应该反思,城市的发展,并不就是不大拆大建。”此外,周琦认为地标建筑应与环境相融合。与城市原生态的肌理相和谐,尺度合适。在这方面,南京火车站、1912街区、紫峰大厦都被他认为是典范。

       第五大标准,来自于设计的特独性。当下城市与城市之间缺少个性的大楼,充斥着抄袭、复制的作品,无法产生标志性的意义。“地标建筑是艺术品,必须是创造性的。”

       最后,他认为精湛的技艺也是地标建筑的标准,精雕细琢的建筑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南京建筑尤其在技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上帝在细节中。”周琦表示。

    金陵晚报记者 陆蓉蓉 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