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5 新华网
新华网江苏频道南京10月25日电(记者凌军辉)25日,由东南大学牵头,联合国内一批高校、科研院所和业内企业共同创建的“现代城市交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在南京揭牌成立。中心将整合科研资源,重点破解城市交通的拥堵、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使道路平均车速提高20%。
现代城市交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由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等8所高校,以及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等6家科研院所、业内企业共同创建。目前,中心已集聚了1名院士、3个国家级创新研究群体、4个国家级科研基地等创新要素和资源。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院长王炜教授在揭牌仪式上表示,由于道路交通需求大幅上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相对滞后,国内多数大中城市出现严重的交通拥堵,并随之引发了交通事故、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协同创新中心将致力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在2016年前,研究建立以公交主导型城市交通系统整体效能提升技术为核心的城市交通系统资源配置、管理控制、信息服务、综合应用的集成化理论与技术体系,有效缓解示范城市的交通拥堵、交通安全和交通环境污染问题,使道路平均车速提高20%,人均出行延误降低30%,交通事故伤亡人数下降30%,交通运行过程中的单位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指标减少15%。
揭牌仪式上,东南大学与7所协同高校签订中心组建协议,并代表8所高校与6家行业院所和企业签订联合组建协同创新中心协议。东南大学校长易红在仪式上表示,现代城市交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将通过各协同体间的深度合作,积极探索协同创新模式,促进资源共享,努力创造出一流的科研成果,培养出一流的创新人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