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晨报】一张老照片上,建筑泰斗云集

发布者:许启彬发布时间:2012-10-17浏览次数:1720

2012-10-17 南京晨报(第A07版)

  

    

     杨廷宝、童寯、潘谷西、齐康、鲍家声……这些在建筑界赫赫有名的“泰斗级人物”及其弟子们构成了中国建筑界的半边天。但他们云集在一张照片上还是比较罕见。今年是东南大学迎来110周年校庆,南京收藏家横江龙向记者展示了一张罕见的东南大学1959年建筑系的老照片。记者发现东南大学档案馆并没有收藏到这张照片,最终记者通过照片中的一位学生揭开这张老照片的尘封故事。

  第二排左起第六位就是杨廷宝先生。

  朝天宫购得53年前东大建筑系老照片

  “这张老照片是我几年前在朝天宫一个旧书摊上买到的,当时才花了200多元。”昨日,记者见到了老照片的收藏者横江龙先生,横江龙虽然是一名公务员,但一直喜欢收藏的他经常喜欢到旧书摊上逛逛,也买到了不少老照片以及旧书杂志。

  说到这张老照片,横江龙当时一看到就非常喜欢,他第一眼看到,这是一张黑白大幅原版照片,照片中的建筑非常眼熟,是今天东南大学的大礼堂,仔细一看,这是一张师生们的毕业照,在照片下方还写着“南京工学院第七届毕业生留念”、“建筑系一九五九年八月一日”。

  “南京工学院,这难道就是如今东南大学的前身?当年中国的一大批大师可都在南京工学院啊!”横江龙心里直嘀咕。他了解到,南京工学院前身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创立于1927年,是中国现代建筑教育的发源地。著名建筑家杨廷宝和刘敦桢学部委员、童寯教授等长期在该系任教和主持工作。

  他掩饰住内心的狂喜,一边看着旧书,一边和老板谈价格,最终他花了200多元买下了这张老照片。之后,他也一直寻找这张老照片的史料,也找过几位东南大学的朋友,但这张老照片上的信息却始终比较破碎。

  东南大学档案馆中找不到老照片资料

  那么,这张53年前的老照片上的一张张鲜活面孔背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记者带着老照片,前往东南大学寻访。在东南大学校园里,记者一眼看到了老照片中的大礼堂。

  与老照片中周围都是小树苗不同,如今的大礼堂周围已经被高大挺拔的梧桐树包围。目前大礼堂的顶部正在修缮,与53年前不同的是,如今大礼堂两边已经建起了翼楼,是办公所在地,而老照片上大礼堂顶部显著的红星也已经消失。

  “这张老照片非常珍贵,我们档案馆也没有收藏。”东南大学档案馆馆长苏卫平看着老照片激动地表示。苏卫平还是一眼认出了老照片中第二排左起第六位,也就是著名建筑家、东南大学建筑系原系主任杨廷宝先生。

  苏卫平告诉记者,杨廷宝是我国现代建筑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素有“南杨(廷宝)北梁(思成)”之美誉。他完成了一百多项各种类型的工程设计,在南京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如解放前的有:中央医院(现南京军区总医院)、中央体育场、中央研究院、中央大学;解放后的有:长江大桥桥头堡、民航候机楼、雨花台烈士陵园总体规划等。

  辗转找到当年学生获悉照片上“泰斗云集”

  苏卫平表示,这张老照片摄于1959年,当年建筑系有杨廷宝、刘敦桢、童寯等建筑泰斗,这一届也出了非常多的大师。他特意帮记者查询了1959年南京工学院暑假毕业生分配名册,虽然上面并没有教授名册,但记者还是发现了多位南京建筑界知名人物的名字。其中包括南京大学建筑系的创始者鲍家声、原南京市园林局局长、建委总工程师叶菊华等。

  “我是照片中第一排左起第五个,扎辫子的小姑娘!”记者通过多方寻找,终于找到了叶菊华总工程师,听完记者的描述,叶菊华高兴地表示,这确实是他们这一届毕业生的毕业照。而这张老照片上的教授们可谓“泰斗云集”。不过她现在也76岁了,当年的教授教师们在世的也不多了。

  叶菊华告诉记者,这张老照片上的前第二排都是教授和教师们的合影。其中杨廷宝先生是第二排左起第六位、童寯先生左起第五位,左起第八位是当时的杨德和院长。第二排右起第一位是现在东大教授潘谷西,左起第四位黑瘦的小伙子是中科院院士齐康,其他的教授与教师们在当时的中国建筑学界也都颇有名气。

  当时中国的“建筑四杰”南京工学院坐拥其三。“不知道当时什么原因,刘敦桢先生并没有在照片上。”叶菊华表示。

  他们的弟子活跃在全世界的建筑舞台上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中山陵音乐台、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北京图书馆……这些建筑不少出自杨廷宝之手。南京宁海路新住宅区私人住宅、南京原国民党外交部大楼及官舍、南京下关电厂、南京首都饭店……这些都出自童寯的手下。

  但说起这张老照片上的人物,叶菊华告诉记者,当时他们是南京工学院建筑系第一届5年制毕业生,此后同学们主要有三个去处,研究院、大专院校与设计院,而照片中的同学不仅为国家贡献了许多杰出的建筑精品,他们的弟子们也已经是桃李满天下。

  叶菊华告诉记者,比如在照片中第二排右起第六位学生就是当年东南大学建筑系的系主任鲍家声,2000年,鲍家声创建了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南京大学多学科的大家庭中增添了一个古老而新兴的学科———建筑学学科。此外包括首位获得“建筑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的东南大学毕业生王澍就是照片中齐康的弟子。

  “我对这张照片也记得不太清楚了,在我们建筑系出版的历届学生的册子里也没有这张照片。”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潘谷西告诉记者,不过他对当年这批教授依旧印象深刻,跟随杨廷宝先生的他至今还记得,杨先生不管到哪里都会拿个纸笔、卷尺记录尺寸,甚至在火车上也会丈量座位的尺寸,大师的风范都在平时的举动之中。

       记者 成岗

关闭